第二百四十三章 用人過於弄險(第2/4頁)

周叔這個提議屬於三十六計的範疇,以虛兵無中生有,恐嚇敵人不敢乘虛進兵,在古今中外的戰場上都頗為常見,項康也馬上開始琢磨這一計的可行性。不料主動請求暫時留在項康身邊的張良突然開口,說道:“右將軍,恕外臣直言,我們沒有必要去處心積慮的誤導陳余不去分兵河東,這麽做不但把握不大,而且就算暫時得手,陳余醒悟過來後,還會更加堅定的分兵河東,奔襲關中腹地。”

項康把目光看向張良,張良會意,這才仔細解釋道:“請右將軍想一想,倘若陳余鐵了心要殺入關中,就算暫時被我們布置的假象欺騙,沒有果斷分兵河東,久攻函谷關不下之後,又靠著斥候細作摸清楚了河東戰場的虛實,陳余發現上當,肯定會果斷分兵,把我們逼入兩線、甚至三線作戰的窘境。而且退一萬步說,就算陳余始終沒有分兵河東,只要趙國軍隊一天不撤離函谷關戰場,我們的主力就一天不敢離開函谷關,右將軍你也沒辦法騰出手來整頓內務,真正吃下關中地盤。”

“所以外臣認為,右將軍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去考慮趙國軍隊是否會分兵河東,應該單刀直入,優先考慮如何盡快趕走趙國軍隊,如此就算趙國軍隊分兵河東,只要沒有趙國主力對函谷關的正面威脅,趙國軍隊的偏師對我們來說也是不足為懼。同時右將軍你也可以騰出手來整合關中巴蜀,徹底在秦國舊土上站穩腳跟。”

一語點醒夢中人,還是聽了張良的提醒,項康才發現自己在這件事確實鉆了牛角尖,一味只去擔心趙國軍隊分兵河東,威脅自己的後方和糧道,卻全然忘了如何才能打敗趙國軍隊,讓自己可以騰出手來消化勝利成果。所以點了點頭後,項康立即就說道:“張叔父所言極是,不錯,我們優先要考慮的,確實是如何盡快殺退趙國軍隊,不能在趙國軍隊會不會分兵河東這件事過於浪費時間和精力。”

“未必一定要殺退。”張良再一次直入主題,說道:“如果我們手段得當的話,或許不需要打什麽苦戰大戰,就可以讓趙國軍隊主動退走。”

“叔父快請指點退敵妙策,小侄洗耳恭聽。”項康趕緊答道。

“右將軍恕罪,外臣愚鈍,沒有什麽退敵妙策,僅僅只能給右將軍指點一個方向。”張良先是道罪,然後才說道:“右將軍之前說過,趙國軍隊這次進兵關中,肯定是因為貪圖前將軍和他身邊人對他們許下的種種好處,還有眼紅你獨得關中沃土,想殺進關來發筆大財,所以才心甘情願被前將軍他們利用。既然如此,我們何不針對這一點下手,想辦法讓趙國軍隊主動退走,別為了前將軍和我們死拼到底?”

項康和少帥軍文武全都定下心來盤算,結果這次十分意外,居然是叔孫通叔孫先生首先想出辦法,說道:“右將軍,既然趙國軍隊是貪圖前將軍許諾的好處和想大搶一把來的,那我們為什麽不來一個以毒攻毒?派人去和趙國軍隊聯系,只要他們主動退兵,不管前將軍許諾他們什麽好處,我們都加倍給他們,他們想殺進關中搶一把,我們也不必動手,他們想要什麽只管開口,我們要什麽給什麽!反正暴秦宮城裏奇珍異寶堆積如山,只要能給我們爭取到時間,犧牲點玉器珠寶也值得。”

也還別說,聽了叔孫先生的建議後,項康還真的有點心動,可張良卻馬上反對道:“這麽做把握很小,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為了驅使趙國軍隊進兵關中,前將軍他們肯定對陳余許諾了王位,甚至還有可能對申陽和司馬卬這兩個自成一軍的趙國將領也許諾了王位。前將軍他是諸侯聯軍的主帥,反秦盟主楚王又被前將軍牢牢控制在手裏,他許諾的王位,陳余他們有把握能夠得到。但是右將軍你既不是諸侯聯軍的主帥,又沒能把楚王掌握在手裏,你就算許諾陳余他們王位也只是空銜,陳余他們也絕不會為了一個拿不到手的空頭王位倒戈與前將軍為敵。”

項康緩緩點頭,也很清楚除非自己答應分出關中土地給陳余稱王,否則陳余絕不會為了一個空頭王位往死裏得罪項羽。叔孫先生卻不肯死心,又說道:“我們可以錢收買啊,我就不信山那麽高的金子放在陳余匹夫面前,他會不心動?”

“還是幾乎沒有可能成功。”張良繼續搖頭,說道:“陳余不會輕易為了錢財敗壞他的聲望,而且他收了錢退兵,前將軍肯定不會饒了他,他不會不掂量這個後果。”

叔孫先生還是不肯死心,又說道:“子房先生,恐怕未必,別忘了前將軍已經受了重傷,能不能挺過來誰也不敢保證,陳余匹夫也照樣得掂量這點……。”

叔孫先生還沒有把話說完,一直在低著頭盤算的陳平就突然擡頭,搶著說道:“叔孫先生,你剛才說什麽?能不能再說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