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歸途路上(第2/4頁)

耕犁也必須得改革,這個時代的耕牛太少,只有貴族富人的家裏才有耕牛,耕具還十分笨重原始,耕地效率極其低下,絕大部分的普通人家更是只能用更加原始的耒耜翻地耕種,耕種效率更加低下,惟有把後世出現的犁具提前發明出來,關中八百裏沃土才能更加源源不絕的為項康提供殺人放火用的軍糧物資。

原本來說,穿越前是城裏人的項康即便知道應該改良犁具也無從下手,可事有湊巧,在穿越前,項康經常和狐朋狗友去鬼混的一家農家樂裏,偏偏放了各種各樣的農具做裝飾招攬顧客,其中不但放著唐朝才發明的曲轅犁,還放著不需要耕牛的人力犁和腳踏犁,還用文字說明了用途和名稱,給不學無術的項康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正好解決了項康目前面臨的難題。

項康的記憶力不算差,努力回憶之下,在寧秦城外休息過夜的當天晚上,項康就硬是憑借著自己的記憶力,在三塊絹帛上分別畫下了曲轅犁、人力犁和腳踏犁的具體形狀,並標注了自己估摸的大概尺寸,剩下的只需要照著圖畫弄出實物,再通過不斷實驗改良變動,弄出這三種先進犁具肯定問題不大。

人心不足蛇吞象,三張犁具的草圖大功告成後,項康扔下了毛筆,揉著酸痛的手腕看到了撒滿一地的畫廢絹帛時,突然又心中一動,暗道:“要不要紙也給弄出來?既給我省一大筆錢,以後也不用拿樹葉擦屁股了啊?”

這個念頭讓項康頗為猶豫,因為項康的歷史再稀爛也知道實用紙張是什麽人給發明出來的,搶了蔡公公的功勞,萬一落得蔡公公那樣的下場可就慘了?結果也就在項康有些拿不定主意的時候,親兵隊長許季突然擡著一盤飯菜進到帳中,向項康說道:“右將軍,吃早飯了。”

“吃早飯?”項康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驚訝問道:“已經天亮了?”

“天亮了。”許季苦笑著說道:“右將軍,你也適當注意一下休息,怎麽一個晚上都沒有睡覺?”

還是得許季提醒,項康才發現帳外天色已然明亮,自己也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一夜未睡,便也苦笑道:“是得注意,以後我如果再這樣,你們記得提醒我一下,千萬別把我給累垮了。”

許季被項康的話抖得一笑,也不說話,只是直接把早飯放在了項康的面前,結果還是湊巧,今天早上吃的恰好是蒸熟了的麥飯,項康也還沒拿起筷子就又想起了一件大事,忍不住脫口說道:“還必須得把石磨發明出來,磨出面粉隨軍攜帶,既可以節約做飯時間,又方便消化吸收,還可以弄一些包子饅頭烙餅餃子改善夥食,也不用只吃黃米飯團這一種幹糧。”

其實這個時代也已經有石磨的雛形了,只不過和這時代的農耕工具一樣原始落後,笨重巨大,根本無法搬運,還只是用來磨漿水喝,從來沒有用於磨面,此前在淮泗時項康主要吃的是米飯,並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還是在殺進了關中和秦軍一樣吃麥飯時,項康才發現自己有必要把石磨和面粉給發明出來,這會又重新想起,再加上面粉制品容易攜帶保存和消化吸收。

也正因為如此,匆匆吃完了簡陋的早飯後,帶著軍隊繼續回師鹹陽的路上,項康就迫不及待的在馬車裏就畫起了石磨的模樣——托秦始皇的福,把平原上的馳道修得既寬敞又平坦,坐在馬車上雖不能畫什麽精密的圖畫,可是畫簡陋的草圖卻問題不大。

石磨當然比犁更簡單,項康穿越前同樣在農家樂裏見過多次,還知道磨齒要呈輻射形才能磨出均勻的面粉,乘著馬車又才剛剛華舒,項康就畫出了一幅差不多的石磨草圖,還捧著草圖笑得合不攏嘴,迫不及待的回味起了久違的包子饅頭,花卷油條,餃子餛飩,以及拉面切面刀削面,餡餅烙餅芝麻餅。

見項康笑的模樣既傻又賤,騎馬走在旁邊的張良不由萬分好奇,忍不住向項康問起傻笑原因,項康也不隱瞞,馬上就把石磨草圖對張良做了詳細介紹,也順便說了主要用途。張良聽了卻無比奇怪,說道:“右將軍,好生生的,你怎麽會突然想用這種石磨把麥子磨成粉?直接吃麥飯麥粥不就行了,何必多此一舉?”

“子房先生,等你吃過用麥面做成的好東西,你就再不會回頭去吃麥飯麥粥了。”項康笑著說道:“等第一批麥面磨出來,我親手給你做一頓肉包子,保管你吃得連舌頭都想咽下去。”

“真有那麽美味?”張良明顯不信,猶豫了一下後,張良還又說道:“右將軍,別怪外臣說話不動聽,《韓非子》的紂為象箸而箕子怖一篇,想必你也讀過。現在天下未定,關外諸侯依然還是在對關中虎視耽耽,你如果只想著貪圖美食享受,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