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以牙還牙(第3/4頁)

“破解離間計只有一個辦法。”項康皺著眉頭說道:“就是開誠布公,面對面的和酈商坐下來推心置腹,但這麽做也得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酈商真的沒有任何異心,不然的話,照樣只會是適得其反。”

“說不定還有可能促使酈商提前動手。”陳平替項康補充道:“倘若酈商真有異心,得知風聲走漏,肯定會立即動手,先下手為強,不給我們留下任何消弭隱患的機會。”

張良的確不擅長陰謀詭計,可是全面大局觀卻在這個時代無人能敵,稍一盤算就說道:“漢王,外臣認為你應該對酈商將軍開誠布公,推心置腹,直接告訴他事情的詳細經過,讓他自己選擇如何處理此事。”

“原因也很簡單,倘若酈商將軍真的懷有異心,距離那麽遙遠,現在不管你怎麽做,都已經無法阻止他發起叛亂,與其躲躲藏藏,倒還不如單刀直入,讓他知道真相,然後他如果沒有異心,當然會想辦法自證清白,他如果藏有異心,直接發起叛亂,漢王你馬上出兵平叛就是了,怎麽都比與酈商將軍互相猜忌懷疑的強!”

一語點醒夢中人,還是在聽完了張良的建議後,項康才發現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快刀斬亂麻,單刀直入告訴酈商真相,如此既可以讓酈商自證清白,又可以讓敵人無法繼續渾水摸魚,布置各種假象破壞漢軍的團結——尤其是項康此前在安排酈商負責西征漢中時,已經留下了一定後手,安排了很多忠誠可靠的少帥軍老人給酈商打下手,酈商就算真的叛變,項康也有很大把握迅速撲滅叛亂。

盤算到這裏,項康再不遲疑,馬上就點頭說道:“子房先生所言極是,既然敵人已經盯上了酈商,打算利用他布置離間計,我們就只能是對酈商開誠布公,絕對不能藏著掖著,給敵人更進一步挑撥離間的機會。就這麽辦,馬上派人把情況告訴酈商,讓他自己選擇如何行事。”

“大王,最好派一個夠分量的人去對酈商將軍開誠布公。”陳平說道:“假如是臣下對酈商將軍布置離間計,肯定會暗中派遣使者與酈商將軍聯系,對他曉以利害,利用酈食其先生為威脅,威逼利誘他起兵叛變,還一定會對酈商將軍開出分量足夠的收買條件。我們要想讓酈商將軍抵受住這樣的誘惑,就只能是盡我們的能力表明誠意,僅派一個普通使者,分量肯定不夠。”

“是得這樣。”項康點頭,還在第一時間想起了已經成功幫自己請回商山四皓的叔孫先生,可是考慮到叔孫先生的那份異於常人的貪生怕死,項康又馬上打消了這個念頭——派叔孫先生去,被別人一嚇唬,叔孫先生搞不好會反過去勸酈商謀反!

“漢王,讓外臣去吧。”張良挺身而出,說道:“外臣是韓國司徒,分量還算夠,目前我們韓國的大王又被劉季關押在宛城,讓外臣替你去對酈商將軍開誠布公,可以讓酈商將軍明白漢王你對他的絕對信任,絲毫沒有擔心他會和外臣這個客人勾結謀反。”

項康當然有些舍不得讓張良去冒險,可是考慮到自己最信任的兩個文臣周曾和陳平都抽不開身,其他人不是分量不夠就是靠不住,還很快就點了點頭,說道:“既如此,那就辛苦子房先生了。”

言罷,項康又和陳平、張良匆匆商議,拿定了如何讓酈商明白自己誠意的辦法,然後才安排人手護送張良南下,趕往漢中去向酈商開誠布公,阻止敵人更進一步挑撥離間,策反目前完全有能力發起叛亂乃至自立為王的漢軍大將酈商。

事還沒完,數日之後,項康又先後收到了兩個重要消息,第一是漢軍細作探得準確情報,楚義帝熊心已經在彭城頒布令旨,公開冊封酈商為漢中王,把原本封給柴武的漢中巴蜀之地改封給了酈商,還把酈食其封為了蒲陽侯,公開派人送他來漢中與酈商團聚。第二是項羽果真派遣少帥軍叛徒武涉為使,到了巨鹿勸說趙國與漢軍斷絕盟友關系,翻臉與項康開戰。

對此,項康除了不得不為張良的安全和酈商的立場更加擔心外,又忍不住向周曾、陳平和已經開始幫著自己處理政務的商山四皓說道:“我阿兄真的是大有長進,不但把時間拿捏得極好,逐漸加重我對酈商的疑心,還讓司馬卬給我來了一個真假各半,一邊真的告警,一邊乘機煽風點火。假如是換成了其他人處在我的位置上,恐怕早就已經上了他的惡當了。”

眾人紛紛點頭,也不得不佩服項康的鎮定自信,情況都已經危急到這個地步了,依然還能對酈商信任更多。然後陳平說道:“從西楚王此前的行事風格來看,他和他的心腹絕對沒有這樣的能耐,布置這麽惡毒逼真的離間計,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西楚王身邊出現了新的能人。等過了這個關口,我們必須得盡快弄清楚真相,想辦法反制,否則我們將來只會更加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