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項康東出(第2/4頁)

三將歡喜唱諾,項康又補充道:“做為獎勵,你們三人之中,誰能首先沖破賊營大門,我就派張仲率領重甲兵增援誰,幫他拿下頭功!”

丁疾和鐘離昧等將一聽更是歡喜,趕緊又向項康道謝,頭上戴著護面鐵盔的漢軍勇將張仲也開了口,語氣平靜的說道:“三位將軍,拜托了,末將率領的大漢重甲兵能否首戰立功,就看你們三位能不能幫末將打開進兵道路了。”

丁疾和鐘離昧等將笑笑,也不說話,只是立即率領本部人馬各自開赴項康指定給他們的戰場,迅速做好進攻準備,又各派長盾掩護弓弩上前,在河南軍營外組建起臨時野戰工事。然後當項康的旗陣中敲起了進兵鼓時,三將也立即分別派出一千五百士卒,攜帶著壕橋車、飛梯和撞木等攻堅武器上前,同時向河南軍大營的東南北三道營門發起進攻。

戰鬥正式打響,漢軍攻營軍隊才剛先後進入敵人的射程範圍,河南軍的弓弩羽箭就立即如同飛蝗一樣,劈頭蓋臉的射向漢軍將士,還不管長盾後的漢軍將士如何拼命放箭,都壓制不住河南軍的遠程火力,僅僅只是起到一定的牽制作用,漢軍將士的傷亡也迅速出現和上升。

以少帥軍老兵為核心骨幹擴建而成的漢軍將士當然不會傻到就這麽站著當靶子,在老兵們的指揮下,漢軍將士以圓盾護住頭胸要害,努力加快腳步,以最快速度沖到了河南軍的大營旁邊,將隨軍帶來的壕橋車搭到壕上,前面的士卒中箭倒地,後面的同伴也立即補上,爭分奪秒的搶建過壕橋梁。而更離譜的是,負責攻打東門的鐘離昧所部士卒,竟然還在搭橋的同時,直接向河南軍營壘投出了原始手雷——營墻沒有城墻高,臂力足夠的士卒當然可以直接把原始手雷扔到營墻上乃至直接砸進營內。

“轟隆!轟隆!轟隆!轟隆!”

接二連三的巨響,直接炸懵了還沒來得及見過原始手雷的魏亨軍將士,暈頭轉向之余,魏亨軍的弓弩手立時一片大亂,羽箭密度也立即下降,鐘離昧麾下的漢軍將士則是抓緊時間迅速搭起壕橋,扛著飛梯接連沖過河南軍的護營壕溝,才剛將飛梯搭到墻上,立即就踏梯而上,向營墻頂端發起進攻。後面的鐘離昧則是大手一揮,立即又有一千漢軍將士大步上前,扛著飛梯沖到河南軍的羽箭射程範圍附近侯命。

“這麽快就用上火藥武器了?你們難道以為硝石和硫磺很便宜?”

見此情景,並沒有要求麾下將領在何時動用火藥武器的項康難免有些傻眼,也頓時開始後悔忘記了交代漢軍諸將節約使用火藥武器,可是讓鐵公雞項康心頭滴血的還在後面,見鐘離昧為了搶功這麽不要臉的早早動用火藥武器,分別攻打敵營南北兩門的朱雞石和丁疾也是毫不客氣,馬上就命令他們的麾下軍隊投入火藥武器,用項康好不容易盤剝來的血汗錢為他們自己爭功。

與此同時,漢軍勇將張仲神情雖然保持鎮定,可是目光卻早就轉向了他的所部軍隊——六百名和他一樣,全部身披黑色鋼鐵鱗甲,頭戴護面鐵盔的漢軍重裝步兵!

也順便介紹一下張仲的大概情況,項康的麾下眾將中,這個張仲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另類,早在薛郡時就主動投奔了少帥軍,又有一手出神入化的劍術,上陣殺敵十分勇敢,也早早就被項康留心注意,還打算把他當做大將培養,可是張仲卻對指揮作戰毫無興趣,只喜歡沖鋒陷陣,親手殺敵,為了能夠繼續戰鬥在第一線,先後兩次主動拒絕了對他的升遷提拔。項康欣賞他的武藝,想把他收編進自己的親兵隊,張仲也婉言謝絕,堅持留在了普通士卒之中。(史實人物)

按理來說,象張仲這麽不知好歹的傻叉,或許只能一輩子呆在基層,或許遲早會死在兩軍戰場上,但也是他的運氣,項康在關中安定下來後,組織工匠著手研究打造鋼鐵盔甲,消耗了無數人力物力,花費了巨大代價,好不容易才生產出六百多副後世才能出現的鋼鐵盔甲,決定挑選六百名武藝出眾和身強體壯的精銳士卒組建特種部隊,並親自命名為重甲兵。然後再考慮這支重甲兵的統帥時,項康也就首先想到了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張仲。

絕對是投緣,才剛穿上漢軍工匠精心打造的鋼鐵盔甲,張仲馬上就喜歡上了這種防護力遠超皮甲、石甲和青銅甲的鋼甲,也毫不猶豫的接受了項康的命令,成為了漢軍重甲兵的主將,率領六百名精挑細選出來的漢軍勇士日夜訓練,很快就形成了戰鬥力,也被項康寄予了厚望,希望張仲和他的重甲兵能夠成為背嵬軍、陷陣營一樣的精銳部隊,成為自己的王牌軍隊。

言歸正傳,漢軍雖然過早的投入了火藥武器,可這麽做也不是白白浪費,憑借著原始手雷驚人的嚇唬效果,同時從三個方向發起進攻的漢軍將士一鼓作氣,全都是只用一次沖鋒,就先後有士卒成功沖上了河南軍的營墻頂端,與守衛營壘的河南軍將士展開近身惡戰,項康也不敢浪費戰機,趕緊讓旗陣奮力敲鼓,為前線將士加油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