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一道書信就解決(第2/4頁)

拿定了這個主意,張黡和陳澤也是說幹就幹,借助著洪水天險的掩護,第二天就率軍東撤向白馬津轉移,怒火沖天的漢軍偏師也果然中計,立即渡過了洪水發起追擊,被趙國軍隊成功引誘到了白馬津戰場繼續對峙。

還好,洪水戰場也距離滎陽不是很遠,道路又盡被漢軍控制,一天多時間後,漢軍偏師派出的信使,也同樣把戰局的變化情況報告到了項康的面前,結果項康一聽叫苦,還忍不住一拍面前案幾,恨恨說道:“龍且和朱雞石怎麽都沒有腦子?白馬津距離濮陽那麽近,趙國賊軍敢主動撤退到那裏,肯定是暗中和西楚賊軍有了勾結,如果西楚賊軍的步兵主力突然趕到,在趙國賊軍的掩護下突然渡河,他們如何招架?”

“大王,時間或許還來得及。”陳平忙說道:“快派人去給龍且和朱雞石將軍傳令,叫他們立即撤回洪水建立防線,防範西楚賊軍從大河北岸進兵,殺入我們的河內腹地。”

項康也沒多想,趕緊采納了陳平的建議,立即派人去命令龍且和朱雞石撤離白馬津險地,可是信使才剛領受命令,還沒有來得及告辭出發,項康又突然喝止,道:“且慢,讓我再想一想。”

“大王,怎麽了?有那裏不妥嗎?”陳平奇怪的問道。

“是很不妥。”項康答道:“洪水防線距離濮陽太近,距離滎陽卻有些偏遠,我們把保護河內腹地的防線建立在洪水,偏師一旦有什麽危險,主力很難立即出兵救援,容易被西楚賊軍把我們各個擊破。”

考慮到洪水防線距離白馬津不過一天的行軍路程,漢軍主力從滎陽派兵增援洪水防線卻至少要行軍四天左右,陳平立即點了點頭,忙問道:“大王,那我們應該怎麽辦?”

“主動放棄洪水和朝歌。”項康沉聲說道:“讓朱雞石撤回大小修武布防,在大小修武建立防線保護河內腹地。龍且撤回武德,擔任我們的戰略預備隊。”

言罷,項康先是收回了此前書寫的命令,重新擬令讓朱雞石直接撤回大小修武建立防線,讓龍且撤回武德負責機動預備,然後掐算時間,發現西楚軍主力也快該趕到濮陽了,忙又親自提筆做書,給項羽寫了一道書信,千方百計的引誘項羽從濮陽直接出兵攻打漢軍重兵守衛的鴻溝防線。——之所以選擇現在才動手,則是因為項康很清楚項羽的為人善變,擔心動手過早,讓時間沖淡了項羽的心頭怒氣,給了別人勸說項羽采取正確策略的機會。

……

也還好,漢軍信使總算是搶先一步把項康的命令送到了漢軍偏師的面前,龍且和朱雞石見令後也不敢猶豫,馬上就主動撤離了白馬津險地向西撤退。然後還是在項羽知道這個情況的時候,曹咎、範老頭和共敖等人才率領著二十二萬西楚主力趕到濮陽,與項羽會師在了一處。

項羽的奔襲才剛遭慘敗不久,西楚軍會師時當然沒有什麽喜慶氣氛,好在時間也的確沖淡了項羽的許多怒火,所以項羽倒也難得的沒有遷怒於人,把滎陽慘敗的怒氣發泄到姍姍來遲的西楚軍步兵主力頭上,僅僅只是向曹咎等人說道:“來了就好,在濮陽休息一天,後天我們就出發西進,去找項康逆賊報仇雪恨。”

西楚文武慌忙答應,只有蒯徹不長眼色,向項羽問道:“大王,臣下多問一句,我們打算如何進兵?”

“晚上再商量。”項羽的回答讓蒯徹松了口氣,說道:“你們先了解一下漢賊軍隊的情況,晚上吃完了晚飯,我們再商量具體如何進兵。”

蒯徹這才答應,又趕緊向項羽的軍中文吏討來確保匯總,仔細了解漢軍的部署情況和最新的軍情變化,替項羽研究進軍路線和西征策略,曹咎和範老頭等人也是如此,期間還有李左車也攙和了進來,和項羽的幾個心腹群策群力,一直都在低聲討論如何幫著項羽替天行道,幹掉項康這個作惡多端的巨奸惡賊。

很可惜,還沒有等項羽的幾個心腹和李左車等人拿定主意統一意見,城外又突然送來急報,說是項康派遣使者趕來濮陽拜見項羽,說是有項康的親筆書信要當面呈遞給項羽。項羽聞報也不猶豫,馬上就下令召見,蒯徹卻趕緊阻止道:“大王,臣下認為,最好還是不見為妙。項康逆賊是出了名的詭計多端,他突然派人寄書,肯定是別有圖謀,貿然與他的使者見面,只怕會落入他的算計。”

“本王難道會怕了他不成?”項羽冷哼,又斷然喝道:“去,把漢賊使者押進來!”

眾人不敢違拗,漢軍使者也很快就被押到了項羽的面前,雙手呈上了項康寫給項羽的書信。然後也和蒯徹擔心的一樣,看完了項康的書信後,項羽果然是須發怒張,狂笑出聲,神情無比猙獰的說道:“好!好!不愧是我的阿弟,膽子果然不小,竟然敢勸本王向他稱臣,以下犯上,以弟欺兄,長進了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