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北線戰場(6)(第2/4頁)

周叔不吭聲,盤算了片刻才說道:“這倒的確是個辦法,不過章邯和董翳、司馬欣兩個匹夫共事多年,感情深厚,恐怕很難下定決心出賣他們換取自己活命,他猶豫不決,我們又沒辦法迅速攻破晉陽拿下城池,恐怕就會夜長夢多,搞不好還有可能節外生枝。”

“此事不難。”周術馬上就說道:“老朽已為將軍思得一計,將軍只需要依計而行,不但章邯必然會盡快下定決心開城投降,說不定還有可能讓章邯、董翳和司馬欣三個匹夫反目成仇,彼此相攻,更加減輕我們的攻城阻力。”

周叔一聽大喜,忙問周術給自己想出了什麽好主意,和鬼谷子是同一門派的周術忙附到周叔耳邊,低聲嘀咕了一通,周叔聽了大笑,拍手說道:“甪裏先生果然妙計,就這麽辦!”

……

徹底打光了代晉翟聯軍的反擊力量,還把代晉翟聯軍的殘部困死在了晉陽城中,同時漢軍偏師王陵還在進兵代縣的途中,讓章邯等人連救兵都沒有辦法指望,事情到了這一步,不但周叔覺得應該遣使招降,其實就連章邯、董翳和司馬欣三人心裏都很清楚,漢軍肯定很快就會派遣使者,進城來勸說自己主動開城投降了。

對此,章邯、董翳和司馬欣嘴上雖然都不多說什麽,可是在心裏卻無不猶豫,猶豫如果漢軍真派使者進城來勸說自己投降時,自己該如何選擇?是投降保住性命,還是慷慨激昂的罵賊而死,讓自己的名字在史書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果不其然,晉水大戰結束後的第二天,漢軍除了將主力營地搬遷至容易攻城的晉陽城北外,果然派遣了一名使者手打白旗到城下叫城,點名道姓要和項康實際上的老丈人章邯見面,章邯用腳指頭分析都能猜出使者來意,也非常想要摸清楚漢軍對於招降自己的態度條件,只是又擔心同袍戰友董翳和司馬欣的感受,不得不先征求董翳和司馬欣的意見。

董翳和司馬欣當然也很清楚漢軍使者的來意,為了想摸清楚漢軍對待自己的態度,當然反過來勸說章邯接見使者,章邯也這才派人把漢軍使者請進城中,當著董翳和司馬欣的面接見漢軍使者。可是讓章邯等人摸不著頭腦的是,漢軍使者呈上的周叔親筆書信中,竟然絲毫沒有提起關於招降一事的一字半句,僅僅只是說自己受了章邯女兒、項康之妃章荇的囑托,替章荇帶來口信,說她在鹹陽一切安好,叫章邯不必為她擔憂,還有就是希望能夠早日與章邯父女團聚,余下再沒有一句廢話。

更讓章邯和董翳等人意外的還在後面,看完了周叔的書信後,他們試探著問起漢軍使者還有沒有其他話說時,漢軍使者向章邯拱手說道:“代王,我們周將軍還吩咐了,如果你有什麽給我們王妃的回書,可以讓小使帶回去,他一定替你轉呈到王妃面前。如果大王現在不方便,也可以在以後派人出城與我們聯系,我們隨時恭候。”

聽到這話,董翳和司馬欣臉上當然是毫無表情,章邯卻是心中叫苦,趕緊喝道:“回去告訴周叔匹夫,叫他以後別再派人來與本王聯系了,本王也絕對不會派人和他聯系,本王早就忘了在鹹陽還有一個女兒!”

漢軍使者恭敬唱諾,趕緊告辭離去,章邯雖然沒有阻攔,卻在他走後馬上就向董翳和司馬欣說道:“晉王,翟王,你們放心,本王可以對天發誓,絕對不會背著你們暗中派人和周叔匹夫聯系,一定會與你們休戚與共,同生共死,絕不會生出任何二心。”

董翳和司馬欣一起大笑,也一起表示自己絕對信得過多年的老戰友章邯,可是在肚子裏又一起說道:“鬼才信你的話!婢女養的,看來以後一定得小心把你盯緊了。”

事實證明董翳和司馬欣的小心是對的,才剛到了當天晚上的深夜時分,在城墻上巡邏的晉軍士卒就突然發現城下有異常動靜,趕緊伸出火把向下張望間,晉軍士卒還清楚看到,一個穿著代軍軍服的男子快步逃過了護城河,連滾帶爬的沖向漢軍大營的方向。晉軍士卒用繩索縋城而下搜索時,還在現場揀到了一面編制為章邯親兵的腰牌!

再接著,到了第二天清晨時,當司馬欣和董翳微笑著把這件事情告訴章邯,又把那面腰牌放到章邯的面前時,章邯就是跳進黃河也徹底洗不清了,只能是再次賭咒發誓,說這面腰牌的主人雖然的確是自己的親兵,可是這個親兵卻已經在晉水大戰的那個晚上失蹤,也不知道是被俘投降,還是已經戰死。

只有一個孤證,又沒有任何的口供,董翳和司馬欣當然沒有繼續再說什麽,只是笑著繼續表示自己絕對信得過章邯,章邯無奈道謝的時候,也忍不住在心裏無奈說道:“完了,這兩個匹夫絕對不會再相信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