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項康VS韓信(2)(第3/4頁)

龍且再次答應,又頗為奇怪的向項康說道:“大王,怎麽是對西楚賊軍用計?南陽賊軍的戰鬥力不及西楚賊軍,我們的援軍對付他們應該更有把握啊?”

“對南陽賊軍用計,你嫌命長?”項康笑問,又說道:“只能是對共敖用計,西楚賊軍和南陽賊軍互不統屬,彼此間又肯定存著爭功搶功的心思,這樣的機會我們不能錯過,必須抓住,先打一個勝仗鼓舞一下軍心士氣。”

龍且點頭,也這才安排人手,連夜趕回緱氏去依令行事,然後還是在龍且把傳令兵派了出去以後,項康才問道:“龍將軍,這幾天和賊軍交戰,有沒有動用我們的火藥武器?”

“回稟大王,用了,不僅是在守營的時候用過兩次救急,還在偷襲南陽賊軍那個晚上也用了。”

龍且的回答讓項康大失所望,好在項康也有心裏準備,在心裏說道:“用就用了吧,反正共敖在鴻溝戰場上也已經見過我們的火藥武器,就算南陽賊軍還沒有見過,共敖也應該對劉老三他們說過,也別太指望原始手雷的嚇人效果了。”

項康的安排很快就收到了穩定軍心的效果,被韓信騙去緱氏的三千軍隊回援到主力大營後,漢軍的兵力得到補充,守營時不再那麽吃力。而相反的,見龍且竟然又把緱氏守軍調來前線增援,劉項聯軍這邊卻是看法不一,韓信就鼻子聞就猜到肯定是漢軍的援軍將至,所以龍且才敢放心調動緱氏守軍增援前線;共敖卻覺得這是龍且已經快要支撐不下去的信號,下意識生出了繞道攻打緱氏的念頭。

在這樣的前提下,到了第二天傍晚時,當緱氏縣令派出的詐降信使與共敖取得聯系後,共敖果然是大喜過望,認定這是一個爭功搶功的機會,然後也不和劉老三商量,第二天清晨就讓自己的兒子共尉率領一萬軍隊繞道北上,走小路急匆匆趕往緱氏接管縣城。

還是在共尉率軍出發之後,劉老三和韓信才通過斥候探報知道這一情況,大驚之下,劉老三和韓信只能是趕緊過來與共敖見面,打聽共敖分兵的原因,共敖為了獨吞大功,當然不肯對劉老三等人交代實情,只是微笑著說道:“正想告訴南陽王,這是外臣昨天晚上想出來的主意,我們分兵走小路去打緱氏,既可以乘虛拿下緱氏,切斷車轅亭漢賊和他們後方的聯系,又可以逼迫龍且匹夫分兵回援緱氏,讓我們更有把握可以拿下漢賊的車轅亭大營。”

“真的是這樣嗎?”韓信將信將疑,忙提醒道:“共將軍,分兵攻打緱氏,的確也是一個盡快攻破漢賊營地的辦法。但是將軍,龍且匹夫既然敢大膽抽調緱氏守軍增援前線,我們就一定得防著他的援軍突然趕來增援,你的分兵又是走小路北上,撤退困難,如果在攻城時漢賊援軍突然到來,只怕對將軍的分兵十分不利。”

有緱氏縣令提供的內幕消息,共敖又那裏還聽得進韓信的勸?不但沒有下令撤回分兵,還大笑著說道:“多謝韓將軍提醒,不過外臣既然敢這麽做,就自然有我的把握,南陽王你也不必擔心,只管準備好軍隊隨時出擊,只要我們的斥候發現漢賊分兵去救緱氏,就馬上出動軍隊攻打他們的營地,讓漢賊徹底的首尾難顧。”

韓信不肯死心,又勸共敖盡快撤回分兵,不要弄險進擊,共敖卻根本不聽,韓信毫無辦法,也只能是閉上嘴巴,老實隨著劉老三回營整頓兵馬,多派斥候嚴密監視漢軍營地的一舉一動,隨時準備著在西楚軍創造奇跡時立即出兵,乘機攻打漢軍的車轅亭營地。

來看一看共敖寶貝兒子共尉這一邊的情況,因為早就把車轅亭一帶大小道路全部摸熟的緣故,靠著斥候的引領,才剛到了當天的下午時分,共尉就帶著西楚軍偏師走山間小路迂回到了漢軍大營的背後,出現在了緱氏縣城的東南部,然後有恃無恐的共尉也不讓軍隊休整,立即就帶著西楚軍急行至緱氏城下,然後一邊分兵建立攔截陣地,防範漢軍突然出兵回援緱氏,一邊派遣使者到緱氏城下勸降,要求緱氏縣令立即帶著城中縣兵開城投降,還代表自己的老子對緱氏縣令許下承諾,答應在緱氏縣令獻城之後賞賜萬金,外加官升郡守。

“請將軍稍等,容我們仔細商議商議。”

這是緱氏城上給出的答復,共尉也耐住了性子,帶著西楚軍在緱氏城下耐心等候,然而左等右等,不但沒有等來緱氏縣城開門投降,相反還等來西楚軍的斥候急報,說是有一支漢軍突然從鞏縣方向殺來,很快就能抵達緱氏城下。共尉聞報大驚,忙問道:“漢賊有多少兵馬?”

“回稟少將軍,最少也有三四萬人!另外還有數量相當不少的騎兵!”

斥候的回答讓共尉立即面如土色,慘叫了一聲上當了,共尉再不敢有任何的遲疑,馬上就帶著西楚軍脫離戰場,急匆匆往來路撤退,然而這麽做已經太晚太晚了,還沒有等西楚軍撤到山路入口,上萬漢軍就已經急行追來,共尉深知如果繼續急行撤退,自己軍隊肯定是還沒有全部進入山區就得被漢軍追上,到時候後隊肯定得損失慘重,一咬牙一橫心,幹脆讓西楚軍就地結陣,打算力戰打退漢軍追兵,然後再從容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