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2/4頁)

“那個逆賊如果死守不戰,本王就強攻他的營地!”項羽的回答豪氣萬丈,說道:“本王就不行了,他在車轅亭的臨時營地,能比敖倉和廣武大營更堅固!”

言罷,項羽堅決不聽範老頭和蒯徹的勸阻,立即安排了自己最信任的曹咎率領主力留守鴻溝大營,堅持帶著六萬精銳取道京縣南下,走山間小路氣勢洶洶的趕來找自己的敗類堂弟拼命!

項羽當然嚴重低估了漢軍的斥候能力,他率領的六萬精銳才剛翻過京縣南面的山林,項康就已經收到了漢軍斥候的探報,然後項康連眼皮都不眨一下,馬上就撤回了包圍西楚軍偏師的漢軍,集中兵力於地勢險要的車轅亭堅守營地,寧可給西楚軍偏師乘機撤走的機會,也死活不肯給項羽和自己決戰的機會。

事情到了這一步,原本項羽只要乘機撤回共敖的偏師,就可以不必和漢軍在嵩山一帶長時間對峙,然而項羽卻不肯錯過爭取和自己敗類堂弟決戰的機會,堅持還是帶著六萬精銳來到了嵩山戰場,與自己的偏師會師一處,然後毫不猶豫的向相對不夠堅固的漢軍車轅亭大營發起正面強攻。

又是無數的腥風血雨,在項羽的親自指揮下,八萬多南線西楚軍輪番上陣,不斷強攻漢軍車轅亭大營,項康則指揮漢軍將士全力死守,憑借著地利和營防工事與自己霸王堂兄苦苦抗衡,即便營地幾次告急,項康也死活不肯後退一步,還多次親臨第一線指揮督戰,以此鼓舞士氣,振奮軍心。

最終,靠著堅定的決心和漢軍將士的浴血奮戰,南線漢軍始終還是頂住了西楚軍的猛烈進攻,堅持到了西楚軍的糧草補給出現問題,迫使項羽不得不重新考慮是繼續和漢軍在嵩山再打下去,還是撤回鴻溝戰場就糧,繼續從正面攻打漢軍?

項羽喜歡蠻幹的狗熊脾氣大家都知道,商議期間,項羽當然是更加傾向於強攻漢軍的車轅亭營地,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噩耗突然傳來,已經堅定站在西楚軍一邊的趙相張耳突然派人送來急報,說是漢軍偏師周叔所部,已經在晉陽大破代晉翟聯軍,還同時幹掉了章邯、董翳和司馬欣三個項羽的忠實追隨者,隨時都有可能進兵井陘,殺入西楚軍的盟友趙國境內!

收到這個消息,強悍如項羽都難免是臉上變色,驚訝說道:“怎麽可能?周叔那個連周市魏豹都看不上的匹夫豎子,竟然能這麽快就同時攻滅代晉翟三王?!”

“項康逆賊識人啊。”範老頭嘆道:“當初在彭城,魏豹把周叔匹夫趕走,項康逆賊扔下軍隊單騎追趕,我們所有人,包括武信君在內,全都覺得那個逆賊是在小題大做。現在才知道,這個奸賊是看準了周叔匹夫有大將之才,所以才不惜代價挖魏豹的墻角,周叔這個匹夫,如今也終於為他發揮巨大作用了。”

項羽重重的哼了一聲,道:“也就是山中無虎,猴子稱王,周叔那個匹夫如果敢和本王正面對決,本王一只手就能捏死他!”

“可惜人家就是不給你這個機會。”蒯徹先是在心裏嘀咕了一句,然後才說道:“大王,項康逆賊現在的戰略已經很清楚了,就是正面堅守,在側翼發展進擊,我們如果繼續一味的強攻下去,恐怕只會徹底落入項康逆賊的陷阱,給了他乘機剪除我們羽翼削弱我們助力的機會。我們最好的辦法,還是也趕緊調整一下我們的戰略方針,不要在戰略方面徹底落入被動。”

“言之有理,老夫也是這個意思。”範老頭難得附和蒯徹,說道:“大王,對於趙國的問題,我們千萬不要等閑視之,如果我們對趙國的問題置之不理,那麽要不了多久,只要周叔那個匹夫從井陘進兵趙國,趙國的後方告急,張耳和趙歇就只能是撤回他們的軍隊去救本土,到時候漢賊在河內郡的壓力大減,就可以心無旁騖的全力應對我們的主力,讓我們在三川戰場更難取得突破。”

項羽只是喜歡蠻幹,卻並不是連半點戰略眼光都沒有,又重重的冷哼了一聲後,項羽還是問道:“那應該怎麽辦?”

蒯徹猶豫了一下,然後說道:“大王,說一句你肯定不愛聽的話,我們最好還是不要在嵩山戰場硬耗下去了,嵩山這一帶距離我們的糧道太遠,糧草補給太過艱難,硬耗下去很難有把握取勝。”

“最好的辦法,我們還是趕緊撤回鴻溝就糧,一邊與漢賊主力正面對峙,耐心等待戰機出現,一邊做好抽調軍隊增援趙國的準備,讓趙歇和張耳可以放心幫著我們的河內偏師繼續攻打河內漢賊,待周叔匹夫出兵趙國時,我們就立即出兵增援趙國,到時候只要順利幹掉漢賊的晉地偏師,我們就可以盡握中原戰場的主動權,攻滅漢賊,也可以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