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項康牌鮮湯(第2/4頁)

情況報告到西楚軍的代理主帥曹咎面前,曹咎依然認定漢軍騎兵是在故意挑釁,想激怒自己引誘自己出兵交戰,不但沒有生出什麽疑心,相反還在正午時做出決定,暫時放棄繼續派遣斥候出營探察敵情,以減少無謂的斥候損失。

也正因為如此,西楚軍斥候便沒能探得漢軍的另一個重要情況——就在這一天,漢軍出動了更多的兵力和車輛到周邊砍伐木材運送回營,更沒能探到,漢軍的後營之中,還有無數的漢軍將士正在幫著漢軍工匠技師趕造各種攻堅武器,從昨天晚上雨停一直到清晨,再從清晨一直到傍晚,都沒有絲毫的停歇。

夜晚來臨時,見天氣晴好,月明如晝,很明顯來日又是一個大晴天,身為客臣的李左車為了報答西楚軍允許自己在他們軍中混吃混喝的恩情,便主動找到了曹咎,象昨天晚上蒯徹一樣,進言勸說曹咎連夜派出斥候到遠處潛伏,以便在第二天時直接探察漢軍的敵情動靜,還向曹咎一再指出,說漢軍騎兵如此瘋狂絞殺西楚軍斥候,肯定是別有所圖,只有盡快弄清楚漢軍的用意目的,西楚軍才可以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應對準備,以免到時候被漢軍殺一個措手不及。

很可惜,曹咎從沒待見過李左車,又堅持認定漢軍騎兵不過是故意激怒自己出戰,懶得費事安排斥候在夜間出營,也擔心出營斥候在出營後被漢軍騎兵發現,導致自軍損失更多的騎兵,依然還是不肯聽從,還是打算再等幾天再說。

見苦勸無用,既沒實權又沒有地位的李左車只好失望告辭,結果在出帳時,李左車又再一次恰好遇到了蒯徹,蒯徹問起他向曹咎進言的情況,李左車不答,只是神情無奈的搖了搖頭,蒯徹見了更是無奈,改口安慰道:“多承廣武君廢心,聽不下去就算了吧,好在我們的大司馬一直記得大王的叮囑,鐵了心堅守營壘,他只要做到了這點,漢賊就算是玩再多的花樣,我們都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怕是沒有那麽簡單。”

李左車心中嘀咕,也總是有一種預感,覺得漢軍騎兵的詭異舉動不是那麽簡單。再接著,李左車又想起了一件事,忙說道:“蒯大夫,夏季天熱,軍營裏用水太多,我們營地裏的水井又有些不夠,如果漢賊突然切斷了我們的水源,只怕會給我們帶來一些麻煩。外臣認為,為未雨綢繆計,我們應該乘著漢賊還在準備攻堅武器的機會,盡快在軍營裏多挖水井,預防萬一。”

蒯徹一想也是,便謝過了李左車的提醒,入帳後見到了曹咎,也很快就向曹咎提起了這件事,結果曹咎在這件事倒是沒有含糊,馬上就點頭答應,只不過天色已晚,曹咎並沒有當天晚上就派人連夜行事,僅僅只是決定到了第二天再派人新挖水井。

……

其實西楚軍還有希望,假如李左車和蒯徹繼續堅持勸說曹咎連夜派遣斥候出營,曹咎也這麽安排了的話,那麽到了深夜時分,連夜出營潛伏的西楚軍斥候,或許就能發現一些重要情況。

是夜三更,漢軍大營突然悄悄打開了東門,兩千漢軍將士在沒打火把的情況下,全靠月色照明,悄悄推著一輛輛滿載木甕的人力推車出營,迅速集結成隊後,又借著夜色的掩護,連夜趕往西楚軍西北部的護營壕溝引水口,期間漢軍將士還個個口中含著石頭,人人輕手輕腳,生怕發出大的聲響,驚動了可能潛伏在野外的敵人。

明朗的月色給漢軍將士幫了大忙,盡管通往西楚軍引水口的小路狹窄難行,然而四更初刻左右時,這支漢軍隊伍還是順利抵達了西楚軍引水口的下遊壕段旁邊,基本確認了周邊無人後,這些漢軍將士又趕緊動手,把人力推車上的木甕搬下來,擡到流量可以和普通河流媲美的西楚軍護營壕溝旁,把木甕裏切碎或者剁碎的蘑菇倒進壕中,還盡可能的分散傾倒,避免堆積過多,引起旁人注意,好在西楚軍挖掘的壕溝深達丈半,把碎蘑菇分散潑灑後,也果然沒有在壕溝裏堆積過多。

一甕接著一甕的碎蘑菇倒進壕中,迅速漂浮或者沉底,破碎後滲出的蘑菇汁液,也迅速與壕中流動的河水混合,又在水流的推動下,緩緩向著下遊流淌,無聲無息的逐漸三面包圍了西楚軍營地,然而即便這樣,壕溝裏的水質卻依然沒有多大變化,看不出和平時有什麽區別。

五更時分,按照軍隊習慣,西楚軍各營的夥頭兵紛紛起身生火造飯,在此期間,西楚軍各營各部倒普遍用的都是經過土壤過濾的井水或者昨天的存水,但不可避免的,夥夫為了省力或者節約時間,當然是優先用光了昨天的存水,也沒有忙著再去井邊汲取補充,所以在不知不覺間,西楚軍的存水也就消耗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