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臨陣變卦(第2/4頁)

但是李左車的提議也在項康的心裏紮了下根,讓項康不止一次的後悔自己是否選擇錯誤,錯過了一個盡快消滅西楚軍主力的難得機會,所以這會漢軍的搶渡戰雖然進展順利,項康卻怎麽都開心不起來,依然還是隱約覺得自己不該繼續搶渡濟水。

“大王,西楚賊軍撐不住了,已經主動放棄了河防工事,我們是不是可以發起搶渡了?”

張良的提醒讓項康回過了神,擡頭去看濟水南岸的情況時,見死傷慘重西楚軍果然已經暫時放棄了被砸得支離破碎的河防工事,撤退到了漢軍投石機的射程之外重整隊伍,項康點了點頭,吩咐道:“給投石機隊傳令,暫停投擲大石,改裝羊頭石,準備掩護我們的突擊隊搶渡。另外,叫突擊隊上船。”

旁邊的衛士唱諾,立即打出旗號讓投石機暫時停止投石,還有讓漢軍突擊隊上船準備發起搶渡,旁邊的李左車卻趕緊說道:“大王,這是我們的最後機會了,你拿定了主意沒有?”

項康神色更加猶豫,沒有急著回答,另一邊的陳平則說道:“廣武君,雖然你的分析很合理,但我們無法證明西楚賊軍的主力東進方與,是準備去接應楚濟賊軍南下撤退,如果西楚賊軍只是為了行軍方便,選擇走大路到了胡陵後直接南下,那我們不但會徒勞一場,還會錯過殲滅定陶西楚賊軍的機會啊?”

“陳中尉放心,西楚賊軍絕對不會是為了行軍方便而改道方與!”李左車回答得斬釘截鐵,又說道:“下官昨天傍晚時已經說得很明白,豐邑到彭城的路雖然相對比較難走,但是成武到方與這條路的情況也差不多,這點就足以證明西楚賊軍不是為了貪圖道路方便而改道方與!既然如此,那麽西楚軍賊軍橫穿碭郡東北部直往方與,就一定是為了去接應楚濟賊軍的余部南下!”

“大王,機會難得啊。”李左車又接著說道:“現在放棄搶渡濟水,改道乘丘渡河,取馳道行軍的便捷之利,直接奔襲碭郡南部,我們就能出其不意,突然咬住西楚賊軍的主力,然後再等周叔將軍的軍隊趕到,以我們的兩軍之力,把西楚賊軍的主力殲滅在彭城之北易如反掌!如此就算項羽僥幸逃脫,他也再沒有了在彭城負隅頑抗的機會,頂天就是逃到淮南和江東苟延殘喘,再無實力對我們形成威脅。”

“這麽做我們要冒兩個危險。”婁敬說道:“一是判斷失誤,錯過了把西楚賊軍各個擊破的戰機,給了定陶賊軍從容逃脫的機會。二是周叔將軍的軍隊如果不能及時趕到,我們不但要在沒有堅固營壘的情況下,獨自應對西楚賊軍主力的瘋狂反撲,還有可能被從薛郡腹地撤回來的楚濟賊軍南北夾擊。”

“另外,和周叔將軍的交通聯系也是一個大問題。”婁敬又皺著眉頭補充道:“我們冒險深入薛郡南部,又不知道周叔將軍他們已經打到了那裏,一旦信使不能及時與周叔將軍取得聯系,他的軍隊就肯定很難及時趕到增援,我們孤軍苦戰的時間就肯定更長。”

“戰爭本來就是賭博。”李左車回答得十分直接,說道:“如此冒險,如果輸了,我們固然中路兵敗,滅楚時間必須推遲。可我們如果贏了,滅楚時間就可以大為提前,項羽也再沒有帶著西楚賊軍主力撤往淮南和江東重整旗鼓的機會。”

項康陰沉著臉不說話,依然還是無法下定決心,然而漢軍將士卻不給項康考慮的時間,只是稍微一遲疑間,漢軍突擊隊就已經全部登船完畢,只等項康一聲令下,就馬上發起搶渡進攻,張良趕緊再次提醒,說道:“大王,我們的將士已經全部上船了。”

項康還是不吭聲,心情復雜之下,項康還幹脆站起身來,走到了漢軍旗陣所在的北岸高處緊張盤算,心中還焦躁異常,“到底要不要冒險?如果不冒險的話,又會有什麽樣後果?”

恰在此時,一陣突然吹來的凜冽河風,讓歷史稀爛的項康忽然想起了一個著名的故事——烏江自刎。然後稍一盤算後,項康還又回頭,向李左車和張良等人問了一個沒頭沒腦的問題,“烏江在那裏?我如果沒記錯的話,現在好象是叫烏江亭。”

“烏江在那裏?”

張良和陳平等人無不傻眼,好在在場眾人也頗為熟悉項康的跳躍性思維,回過神來後,熟悉地理的張良馬上就回答道:“回稟大王,在九江郡東北部的長江邊上,大王也沒有記錯,那裏確實是一個小亭,隸屬於歷陽縣管轄。”

“在長江邊上?”項康的表情明顯有些吃驚,還忍不住脫口說道:“這麽說來,烏江和垓下之間,不但中間隔著一條淮水,距離還有好幾百裏啊?”

陳平等人聽了更是傻眼,張良無奈,只能是硬著頭皮回答道:“回稟大王,垓下到烏江的具體路程不知道,不過粗約估算,至少在四百裏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