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接手爛攤子(第2/3頁)

話短時長,項康正式登基的時候,時間已經是漢軍滅楚的第二年三月,而在這個期間,靠著項康本人的辛苦努力,從各地網羅來的美女嬪妃們,也已經給項康又生下了四個兒子和三個女兒,讓項康有了足夠的子嗣可以封王,入鄉隨俗暫時采取中央集權和分封制並行的政治體系。——這一點得怪春秋戰國時遺留下來的分封制根深蒂固,項康才不得不暫且從權。

正式舉行了盛大同時盡量簡略的即位儀式後,漢軍的內部分贓也隨之開始,毋庸置疑,一直留守關中後方的周曾當然被封為了左丞相,漢軍軍界第一人周叔領太尉,也成為了項康封的惟一一個公爵,食邑兩萬戶,封地是包括鹽池在內的河東半個郡,另外他的女兒也被項康指定為自己太子項志的太子妃,項康的長女也被許給了周叔的兒子,基本上能給周叔的榮華富貴,項康都給到了極限。有功勞也有苦勞的酈食其封禦史大夫,雍丘侯,食邑三千戶。

陳平被封為右丞相,封地則是中原最富庶的定陶,另加食邑五千戶,張良被封為九卿之首的奉常,原本項康也要給他五千戶食邑,還想把天下名城臨淄也封給他,但是為人謹慎的張良則堅決推辭,僅僅只是懇求把他和項康初次見面時的下相封給他,深知張良為人的項康也沒勉強,任由張良明哲保身。

龍且、鐘離昧、丁疾、鄭布和朱雞石等漢軍大將當然也分到了大塊蛋糕,全部位列九卿,封地采邑盡是膏腴之地,胡亥和項羽留下來的奇珍異寶被成車成車的送到他們在鹹陽的豪華府邸,他們的兒女也跟著沾光,不是被指給了項康的兒子,就是和項康趕工生出的女兒定了親,要不就是和其他的顯貴結成,還沒長大就已經注定富貴一世。其他的漢軍功臣也各有封賞,這裏也就不一一列舉注明了。

在最關鍵的王位問題上,項康辛苦趕工造出來的兒子當然成了主角,被分別封為齊、楚、梁、吳四王,取代六國之後也順便分拆地盤過大的楚國,但這當然還不夠,項康在這方面依然還得辛苦努力,以便將來取代英布、臧荼和趙歇等異姓王——連土著劉老三都容不下異姓王,自然就更別說穿越者項康了。

因為韓成在戰爭中背叛了漢軍的緣故,韓國的土地當然被漢廷直接沒收,韓王信被封為了侯爵和梁相,替項康一個剛滿月的兒子坐鎮中原腹地。而因為歷史的改變,韓王信在漢軍統一天下的戰事中發揮的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還算有點自知之明的韓王信也不敢多說什麽,只能是老老實實的行禮謝恩。

分贓倒是容易,可是正式稱帝號令天下的項康,接手的卻是一個滿目瘡痍的爛攤子,被徹底打爛的中原各地,到處都是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即便項康比劉老三用時更短結束了楚漢大戰,天下人口依然還是銳減大半,百業凋零,國力疲憊,另外困擾劉老三終身的諸侯王問題,北面的匈奴問題和南面的南越問題也依然還在困擾著項康,時刻可能變成一個個不定時炸彈,讓項康徹夜難安。

這不,在定陶登基後,率領文武百官和軍隊返回國都鹹陽的路上,雁門郡就送來急報,說是匈奴的二世單於冒頓率軍進犯雁門,強行吞並了樓煩和白羊兩個部落,然後又順勢越過長城,侵擾平城、善無和班氏等地,搶走了大量的人口財物,還有進犯馬邑重鎮的意圖。漢軍的雁門守軍兵力單薄,無法抵敵,只能是向項康求援。

聽到這個消息,項康沉默無語,許久都是一言不發,旁邊的陳平和張良看出項康的心思,便問道:“陛下,是不是擔心我們的國力疲憊,無法抵禦匈奴蠻夷?”

項康坦然點頭,說道:“增兵雁門容易,但是軍隊派少了肯定沒用,主力北上的話,又未必找得到和匈奴主力決戰的機會,長期在雁門代郡這些偏遠之地駐紮大軍,我們的國力又肯定承受不了。”

“大王,臣下認為這個問題你應該請教廣武君李左車。”張良提議道:“廣武君的祖父李牧是抗擊匈奴的趙國名將,家學淵源,最是熟悉匈奴的情況不過,你如果向他求教,必然會有不小的收獲。”

項康一拍額頭,也這才想起自己忘了熟悉匈奴情況的李左車,趕緊下令衛士去把李左車請來商議,然後沒過多少時間,分贓時被封為禦史丞和東垣侯的李左車就被請到了項康的面前,項康也沒客氣,馬上就把雁門的情況告訴給了李左車,明確表態向他請教對策。

李左車也沒有任何猶豫,馬上就說道:“陛下,只能是暫時忍讓,匈奴的問題困擾中原上百年,絕對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決,現在我們大漢又才剛剛統一天下,內憂外患高各種問題多如牛毛,這個時候如果貿然發起和匈奴的全面戰爭,不但國力無法承受,還有可能導致中原再生變故,內心不肯臣服的宵小鼠輩乘機起兵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