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連耍帶逼(第2/3頁)

在這一段時間裏,咱們的燕王臧荼可謂是喜事連連,首先是才到了十一月上旬,華北大地就普降大雪,明顯要比往年寒冷,氣候對熟悉北方嚴寒氣候的燕軍將士更加有利;接著是派去和韓信聯系的密使順利返回薊城,奏報說讓項康和周叔都頭疼無比的韓信已經接受了燕國招攬,不日便將密赴燕國為臧荼效力。期間匈奴左賢王部又多次騷擾代郡和雁門等地,替臧荼有力的牽制住了北疆漢軍,也讓燕軍的擴軍之舉變得更加的名正言順。現在範陽新城又比項康要求的提前一個月完工,能夠冶煉鋼鐵和鍛造馬刀重甲的眾多關中工匠即將遷居燕地,臧荼當然更是大喜過望,暗喜若狂。

這還不算,到了十二月中旬的時候,先是密赴姑衍山與匈奴聯系的使者順利回到薊城,給臧荼帶來了匈奴已經接受了燕國借兵的請求,匈奴單於冒頓親口答應在燕國起兵反叛漢廷後,會在第一時間給燕國派來援軍。而再接著,已經把歲首從十月初一改成正月初一的項康,又派使者給臧荼帶來了新年賞賜,還在詔書中對臧荼的未雨綢繆,有節制的提前擴軍防範匈奴南侵稱贊有加,明顯沒有對燕國的擴軍生出任何疑心。

除此之外,項康還在詔書中特別要求臧荼盡量開采範陽鐵礦,多多囤積鐵礦石和煤炭,以便關中工匠抵達後能夠立即建立起華北兵工廠並投入生產,臧荼當然也馬上一口答應,然後又在心裏得意說道:“快來吧,快來吧,本王早就等不及了。等你的工匠到了,本王就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

但是臧荼又很快就發現情況似乎不對了,首先是答應北上來給他幫忙的兵仙韓信始終不見蹤影,也沒有聽到任何與他有關的消息,接著是度日如年的一直等到了臘月三十,竟然都始終不見一個關中工匠抵達範陽新城,好在臧荼與幾個親信心腹討論這一情況時,燕相及時指出了其中原因,說道:“大王不要急,朝廷只是要我們在正月初一前築起範陽新城,並沒有在詔書上說工匠什麽時候抵達範陽,所以工匠還沒到很正常,沒有半點奇怪。”

昭涉掉尾的安慰讓臧荼稍微安心,帶路黨先驅張勝卻對此十分擔心,說道:“大王,是不是該抓緊時間繼續擴軍了?燕地的冬天雖長,可是最多再過一個多月,氣候就會逐漸轉暖,同時匈奴那邊也遷移會到草原北部繁衍牛羊,到了那個時候再動手,情況只怕會對我們十分不利啊?”

著急取代臧衍當上太子的臧全也是如此勸說,臧荼有些猶豫,不得不向昭涉掉尾和翟盱征求意見,結果昭涉掉尾和翟盱全都極力反對現在就繼續擴軍,都說道:“大王,千萬不能急,現在不比戰時,燕地人口稀少,借口抵禦匈奴把軍隊擴編為三萬人,對我們燕國來說已經是差不多到了極限,現在朝廷派來的工匠又正在前來我們燕國的途中,我們這個時候如果就著急擴軍的話,只怕會馬上引起朝廷警覺,導致前功盡棄。”

“尤其是與我們近在咫尺的恒山郡。”廣陽郡守翟盱又趕緊補充道:“恒山郡雖然掛名是趙國的土地,可恒山郡守嚴搖是少帥軍出身的皇帝親信,也擺明了是朝廷派來監視我們的人,他如果收到我們繼續擴軍的消息,很可能就會不經朝廷同意,直接把朝廷派來的工匠隊伍攔住,不許他們再來燕國。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不但範陽新城白白修築,這兩個多月的時間也就白等了。”

如果不是提前收到了關中的細作探報,得知項康確實已經派遣漢廷鐵官長率領一支三千多人的工匠隊伍前來燕國,臧荼肯定不會聽昭涉掉尾和翟盱的這個勸,但就是因為知道確實有這麽一支隊伍正在前來燕國,臧荼左思右想後,還是拿定了主意,說道:“再等一等,等那些工匠到了再說,不然我們這兩個多月的時間就白白浪費了。”

做出了這個決定後,性子其實十分焦躁的臧荼強迫自己沉住了氣,在已經決心造反的情況下,仍然還是耐住了性子沒有急著立即擴軍備戰,也在寒風如刀的冬雪中繼續耐心等待那支至關重要的工匠隊伍到來,然而等啊等啊,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一直等到了正月下旬,臧荼竟然一直都沒有等到那支該死的工匠隊伍,派出了幾個細作,也全都報告說那支該死的工匠隊伍雖然已經進入了趙國境內,卻每天都僅走不到四十裏,行程十分緩慢,截止到最後一個細作探報,甚至都還沒有抵達恒山郡境內。

“項康小兒到底是派那些工匠來幹什麽吃的?叫本王在正月初一以前一定要把範陽新城築起,怎麽馬上就要正月底了,那些匹夫還沒到恒山郡?還有那個韓信匹夫,他就是爬,也該從淮陰爬到燕地了吧?怎麽也是還沒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