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邊疆變化(第3/3頁)

又過得一段時間後,遍體鱗傷的張水還又被押回了共工亭當眾用刑,然後在漢軍官員的鼓動勸說下,為了死得痛快一點,被定為車裂之刑的張水還又供出了幾個他認識的共工亭走私商,用幾個相與的全家性命,換得他的死刑延期執行,並且還改為了最痛快的直接斬首。而類似的情況,不但在漁陽郡的各處邊市中還有出現,整個燕地也都隨處可見。

如此還造成了連鎖反應,看到漢廷這一次確實是來真格的打擊走私,又貪圖漢廷許諾的重賞,還真有許多邊境百姓跑到官府告密,檢舉揭發自己知道的走私商人,而當看到這些百姓拿到了漢廷真金白銀的重賞後,這樣的情況還迅速形成了一股風潮,不但百姓爭著搶著告密揭發,一些走私商人家裏的奴隸為了脫除奴籍,也紛紛跑到漢廷官員和軍隊面前揭發自己的主人,原本猖獗無比的燕地走私商人也因此遭到重創,賣國販私謀取暴利的行為也因此大為減少。

漢軍不遺余力的打擊燕地走私,堵塞原本和篩子漏勺沒有什麽區別的燕地口子,也很快就收到了成效,反映到了草原上,則是給草原上的匈奴部落帶來了一場巨大的災難,草原上無法種植的糧食買不到了,很多部落一天到晚都只能用還沒有長大長肥的牛羊充饑,布匹也買不到了,粗布衣服縫了補,補了縫,很快就變得和叫花子的百家衣沒有多少區別,帳篷的數量也受到巨大影響,一大家子人住在一個帳篷裏,晚上睡覺連翻一個身都難,出帳上一個廁所回來就找不到睡覺的地方。

最要命的還是鹽巴和鐵器,人一旦吃鹽少了就會全身沒力氣,牛羊馬匹也同樣需要吃鹽才能長大長肥,嚴重缺鹽之下,匈奴的人口牛羊都受到了巨大影響。至於鐵器,更是變得比黃金還貴,害得匈奴部落不要說是換裝鐵制武器了,就是最基礎的生產生活也只能是用銅器、石器或者骨器代替,匈奴部落因為此叫苦連天,也因此對中原充滿憤恨,要求冒頓出兵報復的聲音此起彼伏。

這些情況當然很快就反應到了姑衍山的單於庭,冒頓也不得不召開會議討論對策,然後在會議期間,匈奴貴族們也果然紛紛建議冒頓出動匈奴主力南下,報復漢廷封鎖邊境貿易的無恥行為,也用武力逼迫漢廷開放邊禁,向草原供應各種生活必須物資。然而雄才大略的冒頓卻態度謹慎,盤算半晌後才搖頭說道:“不能急,集結主力南下事關重大,我們必須要慎重考慮。”

“中原的燕王臧荼投降本汗後,本汗和他交談多次,了解到了許多中原情況。”冒頓緩緩說道:“現在的中原皇帝項康,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不但自己擅長統兵打仗,手下還有許多能征善戰的將領,中原的人口又是我們的幾十上百倍,一旦窮征軍隊,可以很輕松集結起比我們整個草原人口還多的兵力,出動主力和中原軍隊的主力決戰,我們未必有絕對的取勝把握。”

“尤其是現在的氣候也不合適。”冒頓又說道:“現在只是夏天,我們的部民如果大舉南下,很容易因為不適應南方的炎熱氣候而生病,然後影響到戰鬥力。相反的,中原漢人卻最是適應這個季節的草原氣候,能夠發揮出所有的戰鬥力。所以這個時候集結主力南下,只會是愚蠢的行為。”

“可是單於,如果不對中原用兵的話,我們的鹽巴、布匹和糧食怎麽辦?總不能天天吃那些還沒有長大的牛羊吧?”一個匈奴貴族問道:“還有生鐵,買不到生鐵,我們讓八萬部落子民改用鐵制武器的計劃也沒辦法完成啊?”

“兩個辦法。”冒頓做出決定,說道:“第一,給左賢王傳令,叫他組織小股軍隊,以輕騎奔襲中原人在邊境的各處市集鄉亭,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打完了就立即撤,不和中原人的軍隊正面交戰,讓中原人的軍隊在邊境上來回奔走,累死他們,也讓中原人知道我們的厲害,也把中原人徹底打疼!”

“第二,派人去和中原人的皇帝談判,以邊境停戰為交換,逼著中原皇帝項康放開邊禁,賣給我們需要的東西。”冒頓又接著說道:“這一點只要成功,我們就真的暫時和中原人停戰,先過了我們缺鹽、缺鐵和缺布這一關,然後騰出手來全力對付西面的月氏國,鏟除我們的側翼的隱患,最後再全力對付中原軍隊。”

“大汗英明。”在場匈奴貴族趕緊紛紛恭維,可還是有一個匈奴貴族小心翼翼的問道:“大汗,如果中原皇帝不肯接受我們開出的談判條件,怎麽辦?”

“如果你是中原皇帝,你的邊境日夜不得安寧,你會不會接受我們開出的談判條件?”冒頓反問,又說道:“這個計劃的關鍵就是左賢王,告訴他,不管想什麽辦法,也不管他付出什麽樣的代價,都要把中原人給本汗打疼!打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