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自縛手腳(第2/3頁)

仔細傾聽了張勝的介紹,冒頓先是緩緩點頭,然後果斷說道:“那就算了,不走這條路,還是走雁門和代郡這條近路吧,這條路不但適合我們騎兵作戰,道路地形我們也十分熟悉,適合我們的主力南下。”

聽到冒頓這話,已經多少學會了一些匈奴語的臧荼父子頓時松了口氣,暗贊張勝能夠忽悠之後,臧荼又趕緊說道:“大汗,那走代郡這條路進兵如何?代郡是漢國的北疆重鎮,錢糧物資極多,而且駐軍相對雁門來說要少一些,拿下也比較容易一些。”

冒頓直接笑出了聲音,說道:“拿下代郡,打開進兵燕地的門戶,對東胡盧王你來說倒是十分有利,可是南面的太行山卻擋住了我們匈奴大軍的南下道路,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臧荼老臉一紅,忙說道:“大汗,臣下承認建議你直接進兵代郡,是有一些私心,可是代郡的漢國駐軍真的要比雁門少,攻打也要容易許多啊。”

“本汗用得著怕中原人的邊疆駐軍嗎?”冒頓冷笑,又說道:“本汗擔心的是進兵速度太慢,給了中原人集結兵力北上的機會,如果先打代郡,後打雁門,肯定會給中原人無數的集結軍隊時間,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直接進兵雁門,先找李左車的麾下主力決戰,只要順利幹掉了李左車的主力,我們不但可以把中原人在邊疆的軍隊各個擊破,中原人富庶繁華的太原郡也將無險可守。”

見冒頓死活不肯拿匈奴主力為自己創造復國機會,臧荼也毫無辦法,只能是改口說道:“大汗聖明,臣下佩服,確實是這個道理,我們是應該先打雁門郡。”

冒頓笑笑,吩咐道:“你們抓緊時間做好準備吧,這次南征,東胡盧王你從中原帶來的軍隊也要參與,如何攻城和建造攻城武器,就看你們的了。給本汗好好表現,獎賞少不了你們的。”

說完了這些,十分擅長用兵的冒頓還迅速醞釀出了一個聲東擊西的戰術,決定以小股部隊先行,佯裝進攻代郡引誘漢軍從雁門出兵增援,同時也牽制住漢軍的代郡駐軍,然後主力突然南下雁門,殺李左車的主力一個措手不及!

……

依然還是十分湊巧,冒頓決定了今年冬天的進兵方向和進兵路線後,大漢的新國都長安城裏,漢廷的太尉周叔也在禦前會議上精確預測了匈奴最有可能大規模進犯的方向應該是雁門和代郡這個戰場——對周叔來說,做到這一點真的不難,燕地人少糧缺,匈奴就算打下來也撈不到什麽油水,蕭關和上郡易守難攻,匈奴主力舍易取難的可能很小,而且就算預測錯誤,漢軍也十分容易應對,不會出現無法控制的後果。惟有雁門和代郡最是危險,既有錢糧又是晉地門戶,自然也就最容易成為匈奴下手的對象。

不止如此,周叔還連冒頓會先打雁門這一點都猜得八九不離十,還料定冒頓必然會以雷霆萬鈞之勢打一場閃電戰,優先殲滅李左車的麾下主力,然後再從容應對實力比較薄弱的代郡和雲中漢軍。同時周叔還明確指出,即便自己的預料有誤,匈奴先打了雲中和代郡也影響不大,漢廷只要提前做好防範,集中重兵守衛代縣、班氏和雲中等主要城池,就有極大希望堅持到漢軍的主力趕到救援。

項康也十分認可周叔的分析,又和周叔提前商量好了對策,決定讓漢軍各地軍隊在十一月時就出發北上,趕到修建有行宮的太原集結侯命,如此既可以在匈奴南下雁門時迅速北上尋覓決戰機會,又可以在戰術預叛出現偏差時立即東越太行山增援燕地,或者是取道離石西進救援上郡。

除此之外,項康和周叔少不得又絞盡腦汁的周密布防,防範匈奴冒險突襲蕭關或者偷襲燕地,提前部署重兵守衛各處險要,同時早早就去令李左車,命令他提前做好各種防範,千萬不要被匈奴的一波流給直接推了——雖然以李左車的本事,這種可能幾乎不存在。

做完了這些腦力勞動,待與會文武散去後,項康也再一次來到了在皇宮裏臨時修建的鐵匠工坊,趕走了包括許季在內的絕對親信,脫去上衣親自生爐鼓風,取出鎖在木箱裏的青銅半成品燒紅,夾到鐵砧上掄錘敲打,叮叮當當的敲擊聲中,這個時代的第一個青銅馬鐙也在鐵砧上逐漸成形。

用水冷卻了馬鐙,把玩自己親自打造的這個革命性馬具,項康的心中猶豫無比,破天荒的遲疑難決,還忍不住自言自語了起來,說道:“一點都不難打造,我只要把這個馬鐙交給長安的鐵匠,用不了十天功夫,就可以打造出成千上萬,現在也交給騎兵裝備訓練也完全來得及,但是,我應該這麽做嗎?”

“我可以交給最可靠的精銳騎兵裝備,決戰後可以收回,可以下禁口令讓我的騎兵忘記這種東西,但是,我起碼也要用馬鐙裝備幾千騎兵才能形成戰鬥力,幾千騎兵真的都會對我忠心耿耿,一輩子都守口如瓶?他們中間只要有一個人貪圖方便,悄悄仿造一個馬鐙出來,馬鐙的技術就有可能會泄露,流傳到了草原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