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五章 抗稅,抗稅!(第2/2頁)

這家夥至今還沒死,萬歷三十年就判處他死刑,現在都萬歷的孫子當皇帝了,他依然活得很好,原本歷史上自願給五人墓守墓,一直到崇禎年間才病死,這樣一個特殊的符號,讓抗稅者成了人人敬仰的英雄。

直到現在也沒能重新整肅起來。

楊信也不行。

他實際上並不關心這個,畢竟稅收這套太亂太費精力,而且收效慢,遠不如他到處抄家來的簡單,更重要的是稅收很容易轉嫁給貧民,但抄家可以讓他趁機分田。

所以他沒興趣管這個。

事實上大明只要把原本該收的稅收齊,也不至於落到處處捉襟見肘,但目前根本沒有哪個省份的稅足額收齊,所有省份都拖欠,最高的都能拖欠到百分之五十。而萬歷對這種事情通常也是寬限,甚至於實在沒辦法了,就找個比如太子冊立之類的理由,直接一筆勾銷拉倒,反正他也清楚不可能收齊,他逼也沒用,而且這裏面有不少還是因為逃戶增加導致的。

而九千歲上台後,那些撒出去的稅監很大程度上就是盯著這個。

那官員怎麽辦?

只好想方設法完成稅收唄!

天啟又免了遼餉,還以聖旨強行規定了火耗不得超過百分之二十,甚至蘇松常一帶不得超過百分之五,這一點感謝海瑞,海瑞強行規定百分之二,雖然現在也在上升,但終究他那裏有個額度。這樣那些官員實在找不出足夠的理由向那些農民下手,另外也怕壓榨太狠老百姓造反,那時候把自己搞得人頭落地,最終工商業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正好九千歲又鼓勵這個。

當官的終究不能說和地方士紳完全一夥,逼急了他們也得對士紳下手。

也不用說巧立名目,只要把原本那些被遺忘的稅收整理起來,該收的工商業稅都收,那就能很大程度上完成額定稅收。

最終工商業士紳們越來越感受到壓力。

更何況還有這些年新設立的那些稅種,光一個印花稅就很讓人頭疼,還有那個遺產稅,這個東西簡直令人深惡痛絕。

現在那些貪官就喜歡這個,畢竟這個稅太容易發橫財了。

誰不喜歡遺產官司?

沒有糾紛的,那些貪官汙吏也會想辦法造出糾紛,一個士紳死亡,立刻就會讓地方官興奮起來,他們會通過這個遺產稅,最大限度從中分一杯羹,弄好了宰一只肥羊就能打發走那些窮兇極惡的稅監,而且自己還能撈一筆。尤其是這種事情危險性最小,根本不用害怕會激起造反,實際上有這樣的好事,其他士紳只會一起上割一塊肉。

至於貧民……

貧民有個屁遺產。

總之不僅僅是楊信可恨,貪官汙吏們也越來越可恨,這種情況下抗稅這個詞,越來越頻繁出現在那些忍無可忍的士紳口中,這時候情緒一激動,喊出來就是正常反應了。

但是……

“諸位,這個詞可不能隨便喊,會死人的。”

楊都督火上澆油。

“抗稅!”

“抗稅,抗稅,就不交稅,看這些奸臣怎麽辦!”

……

下面的青蟲們繼續亢奮地高喊著。

雖然他們也不是說真就是要聯合起來抗稅,但此刻在這個奸臣面前,絕對不能有任何退縮,這個面子一定不能丟,氣勢一定要壓倒他,再說大家就是嘴炮爽一把而已,又不是說付諸行動了,我們喊抗稅,又不是說真正抗稅,楊信又能把他們怎麽樣?

話說大成殿裏一堆文官,這時候也都在看熱鬧呢。

而且楊信也沒法抓人,整個這一帶全是士子,這場哭廟總共七千多秀才及舉人監生之類,再加上一萬多童生參加,南京周圍的讀書人幾乎全到了,包括部分浙江和江西的。他們堵死了整個文廟周圍,連秦淮河的橋上都擠滿人,再加上那些看熱鬧的,可以說整個這片街區水泄不通,楊信就算想讓錦衣衛抓他們也進不來。

“抗稅是犯法的!”

楊信站起來義正言辭地喝道。

下面的青蟲們愕然地看著他,緊接著爆發出一片很歡樂的哄笑。

“抗稅,抗稅!”

其中一個揮舞拳頭嚎叫著。

“我再說一遍,聚眾鼓動抗稅是犯法的。”

楊都督再次喝道。

“抗稅,抗稅!”

……

下面一片海嘯般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