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7章 曲詞之難(第2/2頁)

其實羅昭雲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宋詞,詞是一種詩的別體,最初稱為“曲詞”或者“曲子詞”,萌芽於南朝,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

由於到了宋代,經過長期不斷的發展,進入到詞的全盛時期,加上北宋商業發達,文學繁榮,對士大夫的優待等等,使詞達到一個巔峰高度,因此才有了“宋詞”之名,許多人以為詞就只有宋朝人寫,其它朝代人不寫詞,那就斷章取義,純粹臆想了。

比如南北朝時期的《樂府詩集》,裏面許多詩文都是民歌,就是長短句,曲詞,如那首膾炙人口的“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已經具備宋詞的雛形了。

“不知蕭姑娘要唱的時候,是唱五言詩風的古樂府,還是長短句式的近體樂府?”

蕭依依思忖一下說:“長短句,在今唱吟中,又稱琴趣、曲詞,變化形式可根據自己的曲子組合或拆散,更能把琴藝表達出來,如果羅公子懂得寫曲詞,若能寫出像‘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那樣的醒世絕句來,何愁依依這次不能勝出?”

“我想想,以前倒是寫過一些類似作品……”羅昭雲趕鴨子上架,已經在搜刮那些在大學期間背的詩文了。

雖然這樣盜竊古人的詩作有些可恥,竊取了古代文豪的勞動果實,有侵權的行為,但是讓羅昭雲自己做詩,那想破頭也絕對做不出膾炙人口的名句來。

但凡寫下傳誦千古絕句的詩人,哪一個不是天賦極高的文學家,那樣真正的大文豪,往往都具備與生俱來的靈感,百年難出一個,妙手偶得之,不是普通人能寫出來的。

羅昭雲不認為自己具備很高的文學天賦,所以應時應景,只能借用古人的作品,誰讓自己穿越有優勢呢!

連靈魂穿越這種奇異的事都發生了,挪用一下古人的詩作,已經不算大事了。

“拿筆來,羅某想到了一首曲詞……”羅昭雲心神一動,讓才女準備筆墨紙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