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6章 糧餉困難(第2/2頁)

“高卿家考慮周祥,所言極是,且這般執行,中書省即刻起草敕旨,交由朕過目後,由門下省審核頒行,擢升去蜀郡征討叛亂的營屯都虞侯程名振為蜀郡的郡守,兼大將軍之職,負責這次蜀郡的征糧事宜,限期一個月內,運糧十萬石運往江陵前線,同時,未來三個月內,共征糧總數,須達到三十萬石,滿足前線需求。此次運往西北的糧草,沒有用光,一部分帶往邊陲之地,還有少許部分存留,已經在運往回京途中,直接調撥給侯君集的兵馬做糧草之用,再從京城國庫抽出萬石粟米補給,後方再苦,也不能讓前線的戰士們挨餓。”

“謹遵聖喻!”高士廉、長孫無忌等戶部官員,以及中書省、門下省的官員紛紛領命。

這個時期的詔令大致分為冊書、制書、慰勞制書、發日敕、敕旨、論事敕書、敕牒七種形式,一般由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核頒行,其中有嚴格規定:「凡制敕宣行,大事則稱揚德澤,褒美功業,復奏而施行之。小事則署而頒之。」當然,肯定沒有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開頭,那是明朝才開始推行的,而是以「門下,天下之本……」進行開頭切入。

前線糧餉與戶部困難得到協調之後,羅昭雲提到了年號,與錢幣的問題,也打算在朝堂上,與大臣們相商、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