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任用欽差大臣(第2/2頁)

“陛下,行省又是什麽,比郡還大嗎?”長孫無忌好奇問道。

羅昭雲難得露出了一絲笑容,說道:“行省行省,其實就相當於把中央三省分部門放在了地方一樣,行省官員,名為巡撫,掌宣布德意,撫安齊民,修明政刑,興革利弊,考核群吏,說直白一些,就是地方高官了,但是,為了避免藩鎮出現,所以,把刑獄審判、軍事防務抽離出來,各有系統管轄,所以這個巡撫,只管政務就可以了。”

眾人恍然大悟,算是明白了行省制度、巡撫的意思,這是要加強中央集權了。

自古以來,中央與地方的權力結構,主要采用地方分權和郡縣制中央集權兩種模式。這兩種模式“以一個否定另一個”,螺旋式發展。

比如秦統一後,實行極端中央集權,以郡縣統制各地,嬴姓皇族無尺寸之封,“一尊京師而威服天下”,到了東西兩漢郡國並行,對秦極端中央集權既有繼承,又有變通。

但魏晉南北朝以豪族大土地占有為基礎的方鎮都督分權或割據,又是對秦漢郡縣制中央集權的否定。隋和唐前期,重建中央集權的州縣、府兵、科舉等體制,又是對魏晉南北朝地方分權割據的否定。

每個歷史時期,都有適合它,或是因它而產生的新制度,羅昭雲這麽做,既要穩定朝廷管轄地方,結束十八路諸侯擁兵自重的混亂情況,又要讓地方機構,約束性更強,良性發展。所以,他借用了後世元代開始的行省制,明代的三司會商,甚至參考了部分二十一世紀的制度模式,綜合在了一起,適應當前這個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