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州獄(第2/3頁)

接著,韓謙又讓高紹、田城、楊欽等人,在這邊先準備起來;他先與範錫程、趙闊趕到西院去見他還在主持酒宴的父親。

薛若谷等人喝得醉眼惺松,完全沒有覺察到刺史府邸內外四伏的騰騰殺機,看到韓謙他們去而復返,也沒有覺察有什麽異常,還以為新任刺史非常的平易近人,正鬧哄哄的要周幼蕊唱一首《菩薩蠻》助酒興。

周幼蕊夜裏帶著樂營的樂師歌伎過來,堅持不肯入席,一直都在庭前彈琴唱曲助興,此時看到韓謙、範錫程、趙闊三人去而復返,身上披穿鎧甲,按著挎刀走進來時,眼睛異常淩厲的掃往廳堂裏的眾人,她心裏也是一驚,暗道莫非今夜真要發生什麽事情。

周幼蕊抱起琵琶,端坐庭前,纖纖玉指撥弦,清亮的歌喉悠揚的唱起:“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弄妝梳洗遲……”

韓謙自然是無心去欣賞周幼蕊美妙如天籟的歌喉,坐到父親身邊,不動聲色的將最新的情況說給他聽。

“州獄?”韓道勛也一直在苦思四姓要如何對付他這個新任刺史,真沒有想到四姓竟然不惜要將整座黔陽城交給劫牢暴動的囚徒去掌控,心驚片晌,低聲問韓謙道,“州獄羈押囚徒不少啊?”

韓道勛對敘州方方面面的情況有過梳理,但也沒有詳細到記住州獄所羈押的囚徒到底有多少,只知道在州籍總人丁才四五萬的敘州,州獄所羈押的囚徒極多。

這跟當世大楚所行鹽政有極大關系。

大楚從產、收、運、銷等環節都實施嚴格的官產官收官運官賣制度,以確保獲得足夠多的鹽利,以補軍資不足。

這也使得各地的鹽價騰貴。

金陵鹽價便高達每石兩千錢,而到辰、敘等偏遠地區,為維持迅速官僚化、成本高昂的鹽吏體系,鹽價更是貴到每石六七千錢甚至上萬錢的地步。

雖然大楚立下私販食鹽一石者、州縣皆可斬立決的嚴苛律法,但各地走販私鹽者還是絡繹不絕。

而辰敘等僻遠之地,更是猖獗、屢禁不止。

敘州每年斬殺的私鹽販鹽,沒有一百也有八十,而那些暫時還夠不上斬立決的私鹽販子,更是塞滿州獄。

韓謙也沒有想到四姓敢在這事上動手腳,也沒有怎麽留意相關的具體數據。

韓謙指著下首的司獄吏張笑川,跟他父親說道:“他應該會知道州獄到底關押多少囚徒。”

韓道勛朝瘦長臉正驚疑打望過來的司獄吏張笑川看去,一雙厲目炯炯有神,似要將張笑川的心頭肉剮出來,問道:“我未到敘州,便聽說敘州鹽犯兇烈,王庾大人在時也屢禁不止,此時都已經使州獄人滿為患了——不知道州獄此時到底關押有多少囚徒?”

韓道勛剛才在宴席間就詢問了很多關於州縣的情況,此時問及獄囚,大家也不覺得驚訝,但是司獄吏張笑川以及司倉令劉斌二人擡頭看過來,卻是將半醺的酒意驚醒掉,張口結舌,都不知道要怎麽回答韓道勛像一擊悶棍打過來的問話。

而整個酒席時,以不善飲酒為由,目前還能保持清醒不醉的幾個人,張笑川、劉斌便是其中之二。

不需要韓謙、韓道勛示意,範錫程、趙闊等人便已經走到張笑川、劉斌兩人身後,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州獄羈押囚徒八百九十五人,確實是以鹽犯為主。”薛若谷身為主簿,州府所有的文書案牘都要經過他的手,他對州獄最新的囚犯人數一清二楚,卻不明白張笑川面對刺史大人的問話為何會舌頭打結說不出話來,便朝韓道勛拱拱手,代為回答道。

韓謙也是倒吸一口涼氣,暗想近九百不畏嚴律峻法的販鹽兇徒,要是突然發生劫牢暴動,讓這麽多人沖出州獄,對敘州城內民戶剛滿千戶、州縣刀弓兵甚至都不足四百人的黔陽城來說,絕對是一場滅頂之災。

“本官赴任敘州,此時請諸位飲過酒,還沒有到州府衙門去看一眼,諸位要是還不覺得困頓,便陪本官到州獄走一趟,看看州獄到底人滿為患到什麽程度了……”韓道勛豁然起身,就示意司獄史張笑川、司倉令劉斌以及主簿薛若谷等人在前面帶路。

看司獄史張笑川臉色蒼白,薛若谷等人才驚覺有些不對勁。

看到刺史韓道勛已經率先走出廳堂,他們不知道哪裏出了問題,竟令刺史韓道勛於到任的第一天深夜就要直闖州獄,他們內心忐忑,也只能跟隨而出。

張笑川、劉斌乃是文吏,則被範錫程、趙闊兩人攙住胳膊,半拖半拽的拉著往外走。

其他地方都沒有發現異常,即便是州兵駐營那邊也波瀾不驚。

除了州兵兩處駐營各派兩名斥候盯著,芙蓉園這邊也只是由林宗靖率六名家兵守著,除開已經往州獄附近集結的斥候、密間外,包括馮宣等人在內,四十名健銳皆穿鎧甲,手持刀弓已經在西院外的園子列好陣,看到韓道勛、韓謙父子出來,便簇擁著眾人往州獄方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