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思路(第2/2頁)

這是無奈之余的笨辦法。

書案上擺放著一只用於校直的線錘,趙庭兒睡得正熟,無意間小手往外撥了一下,小巧的圓錐銅錘往往書案邊滾去,韓謙伸手抓住線錘的線端,看著圓錐銅錘掛下去擺動,突然意識到測角儀實際有更簡單的造法。

陸用測角儀需要保證基座盡可能水平,但除了水平儀外,線錘的指向,不是隨時都跟水平面保持絕對垂直嗎?

那用線錘較正基座的水平度,不是要比水平儀簡單、簡便得多?

之前竟然都沒有想到這點,韓謙忍不住輕抽自己的臉,罵自己真是一個蠢貨。

奚荏端來洗漱水,看到韓謙一邊抽自己的臉,一邊罵自己是個蠢貨,又不知道他是在發生什麽神經。

想通這個道理之後,韓謙再去重新設計測角儀,發現可以將測角儀設計得非常的簡單,壓根就不用幾個匠工大張旗鼓的搞那麽多事情。

趙庭兒睡眼惺松的醒過來,見韓謙正嫌棄他自己的搓著臉,問道:“怎麽了?”

“你看,測角儀其實可以這麽造!”韓謙將新設計的測角儀圖稿拿給趙庭兒看。

新設計的測角儀,僅僅需要一只直立杆、一個帶角度刻數的半圓盤以及一只線錘,實際測量時,將直立杆插地上,任線錘自由垂落,這時候只要使半圓盤的中心線,也就是零度角,跟線錘保持重合就行。

這麽一來,半圓盤的直邊就保證處在水平的位置上。

然後轉動半圓盤,使得半圓盤直線的兩個點,與測量目標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這時候直接讀半圓盤與線錘的夾角,其實就是他們要測的目標仰角。

“原來道理說透了,真這麽簡單啊!”趙庭兒欣喜地叫道,“公子你之前竟然沒有想到,竟然讓工匠用那麽復雜的辦法去造測角儀,真是蠢啊!”

“你再說聲我蠢,試試看?”韓謙伸手去敲趙庭兒的腦袋。

“我現在就去喊人,去通知那兩個匠師照新法造測角儀……”趙庭兒雀躍的跳起來要去喊人。

韓謙說道:“讓他們照笨辦法造測角儀,好辦法不能都教會人家,要不然我們以後就沒辦法混飯吃了。”

韓謙拉住趙庭兒,告訴她說敘州這邊所用的測角儀造得越復雜,等到拿出來進行實際測量時,就能讓州府在普通民眾心目中顯得高大、神秘,使之知敬畏。

這在敘州當前的形勢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而他們自己用新法所造的測角儀,可以用於三角函數值的測量計算。

用測量法計算三角函數值,說白了就是將相應角度的直角三角形畫出來,量出三條邊的具體數據,然而再進行簡單的比例計算。

這種經驗學的辦法,在當世量尺精度有限的情況,唯有三角形畫得足夠大,最後所得的三角函數偏差才能足夠小。

而韓謙他們只要造出簡易版的測角儀,那就可以以一堵直墻作為三角形的一條直邊,以測角儀與直角的垂直距離作為另一條直線,而斜邊則可以用勾股定理簡單計算出來。

這麽一來,他們能用於計算三角函數值的三角形,實際上就能有十幾米大小,以此測量出來的三角函數值,自然就能控制在極小的偏差之內。

而倘若每一只測角儀都能對應一套三角函數值表,那還能將不同測角儀的器儀誤差都排除掉。

韓謙倒是更深刻明白“做學問”這三字的道理,學問真是要“做”出來的,要不是這兩天著手去做,他也沒有辦法考慮得如此細致深入。

看韓謙與趙庭兒主婢二人歡心雀躍的樣子,奚荏心裏困惑不已,手段如此狠辣的一個人,胸腹間怎麽會有如此高深莫測的學問。

天佑九年母親病逝時,奚荏也已經十四歲了,不過她就算學過算學,也相當粗淺,上午幫著趙庭兒繪圖,勉強明白造測角儀以及利用三角函數值測高程的原理,但還是有很多的疑點沒有搞明白。

不過,韓謙是她的殺兄仇人,她心裏再多的好奇,也不會主動去求教的。

這時候高紹捧著一疊冊子走過來,看到奚夫人在場,便站定在廊前,沒有急著進來。

韓謙招手讓高紹將冊子拿進來。

這些都是王庾在敘州任刺史四年多時間內,以州刺史名義正式向天佑帝及朝廷諸部司所進的奏疏及公函副本,主薄薛若谷那裏都有留存。

韓謙昨天回來後,特意讓高紹去找薛谷若去拿這些奏疏副本,他想看看王庾在敘州到底有做哪些事,最終不為四姓及潭州所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