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流放(第3/4頁)

不管初級工業品加上赤山會的商貿,能為棠邑帶來多少盈余物資,淮西內部的農耕及初級工業品生產體系建設始終是棠邑的根本。

韓謙站在崖山之上,與馮繚、郭榮、溫暮橋等人說著話,韓東虎、霍厲率侍衛守在崖下,這時候王轍捏著一紙信報,氣喘籲籲的爬上山坡,跟韓謙稟報道:

“剛剛接到信報,徐泗都將褚穆率六千馬步軍西出徐州,往渦水東岸快速推進,預計明天午前能抵達渦陽,與徐晉會合……”

韓謙接過信報掃了一眼,沒有說什麽。

楊元演不從楚州渡過淮河下遊對徐泗軍施加壓力,徐泗軍必然會分兵進入渦水西岸,參與對援汴京的圍追堵截,這是他們之前就預測到的事情。

新的信報只是證實他們之前的猜測,甚至可以預見褚穆所率領的這支六千馬步軍,僅是即將進入渦水東岸參戰的第一支徐泗軍兵馬,後續應該還會有更多的徐泗軍兵馬西進。

面對這樣的信報,他也無需多說什麽。

韓謙此時更關注蒙兀騎兵主力何時會穿插到汴京以南的渦水西岸地區。

蒙兀南侵以來,初時聯絡朱讓、梁師雄的魏州叛軍攪亂河淮,收附王元逵的定恒軍奪潞澤等地,之後又收附田衛業及晉太子石繼祖兩部與定恒軍圍攻太原。

奪得晉國全境之後,蒙兀人又驅逐晉太子石繼祖、田衛業、王元逵三部降附軍進攻關中,即便晉太子石繼祖喪命於梁帝朱裕之手,此時進攻雍州、華州的主力,猶是王元逵、田衛業兩部兵馬外加投附的平夏人。

而在關中之外,此時負責進攻汴京的主力是梁偽帝朱讓所部,在梁帝朱裕強攻下守河洛的主力則是梁師雄所部,此時又將徐明珍壽州軍、司馬氏徐泗軍收入囊中,縱橫河淮戰場。

蒙兀騎兵的身影雖然也如影隨形,在諸多戰場上都有現身,卻從來都沒有當作主力使用過,但這絕不意味著援汴軍北上進入渦水中遊地區,蒙兀主力騎兵的身影,還會繼續縮在新附軍的背後。

而蒙兀騎兵主力一旦南下,田城率援汴軍即便能順利攻下鄲城、武亭等城,將壽州軍逼退到渦水河畔,但渦水西岸的戰場,對援汴軍而言,猶是難見其底的陷阱與漩渦。

只要在機動性上占絕對優勢的蒙兀騎兵進入渦水西岸戰場,與壽州軍聯合起來,猶有能力強行切斷淮河北岸下蔡地區與亳州西部地區的聯系,從而將援汴軍及汴京梁軍完全包圍在汴京以南、亳州西北。

“那隊車馬應該是的李秀帶著臨晉侯府的家小渡河了……”

郭榮看到窖山峽浮橋之上這時候有一隊車馬往南往北渡過淮河,提醒韓謙說道。

楊元演遣世子楊聰及王文謙到金陵,除了奏請金陵派遣官吏主政楚揚泰州縣、實質性的裁撤淮東藩國,以及請調趙臻所部參與討伐荊襄叛軍外,還奏請冊立明成太後之子楊曄為儲君。

雖說冊立皇太弟之事暫時還是擱置下來,政事堂議事時並沒有立時獲得通過,而信王楊元演提及這事除了拉攏黃家及江東世家外,或許更主要還是表達他無心覬覦皇位的立場,但這事還是將尊為長信太後的清陽激怒了。

在給李秀及臨晉侯府眾人定罪時,自新帝登基之後一直都極低調、諸事皆聽沈漾、楊致堂、揚恩三人安排的清陽,這一次卻是力排眾議,斷然決定將臨晉侯府眾人判流徙下蔡,直接將李秀及臨晉侯府的眾人交到韓謙的手裏。

沈漾、楊致堂等人即便不願意看到李秀及臨晉侯府投入棠邑的懷抱,但金陵下詔棠邑軍出兵河淮,除了答應年底之前陸續撥給八十萬石糧谷外,再沒有其他實質性的支援,也不便再在這種事情爭執什麽。

再一個群臣心裏也很清楚,李長風寧死都不願被呂輕俠等人裹挾西逃,他們心想著即便此時李秀及臨晉侯府眾人都被發配到棠邑治下的下蔡,或許此時會為韓謙所用,會加強棠邑的軍事實力,但未來棠邑真要與朝廷鬧決裂,說不定李秀及臨晉侯府眾人反倒能成為從內部遏制韓謙野心的存在。

因此正式做出流徙下蔡的裁決之後,才過去十天,李秀及臨晉侯府眾人倉皇流徙下蔡的車馬隊都已經出現在窖山峽浮橋之上了。

“去將李秀及李長風的長子李池喊過來。”韓謙吩咐道。

曹霸站在韓謙身邊,過了半晌見左右都沒有人動彈,才指著自己的鼻子問道:“是叫我去喊人?”

溫暮橋氣得都想將他一腳踹下去,瞪了他一眼,問道:“你想想此時是幾品武官,除了你,難不成叫我或者郭大人、馮大人替你跑一趟?”

新置第四鎮軍之初,曹霸任第一旅主將,在軍中違禁酒令被貶了一級;編先遣軍,他不再想領著精壯民夫開挖河渠摞挑子請求去先遣營北上參戰,又被貶了一級;編援汴軍時,他想著北上參戰之前再喝一回酒,又喝多了,致使七月上旬濠州連日大雨,濠州將吏都上堤防汛,他卻在營中呼呼大睡,官職被一捋到底,被踢出營伍,此時只能作為隨扈跟在溫暮橋身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