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奪寨(第3/4頁)

……

……

直到何柳鋒率部正式進攻陳橋寨第三天,投擲的火油罐,將陳橋寨裏的大量建築都引火點燃,在入夜後火熱燒得西南半片天通紅,與星月相映,密縣守將朱韋才意識到出了大問題,派出一隊騎兵闖過重圍,趕到滎陽向梁師雄報信。

梁師雄這時候即便還意識不到韓謙今年有收復滎陽的決心,但哪怕是為保證滎陽守軍在嵩山東麓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將許州軍壓制在密縣以南,阻止其通過密縣、滎陽城以西的嵩山東北麓坡谷,與其虎牢關守軍取得直接的聯系,他也不能坐看陳橋寨有失。

除了派人趕往武陟、汴梁、孟州求援,梁師雄也打開城門,著大將,同時也是他的族侄梁醒率兵馬趕往密縣,以便能就近增援陳橋寨。

李秀、曹霸率兩旅騎兵,沈鵬從虎牢關率五千馬步兵,這時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兩翼插入滎陽與密縣之間的嵩山東北麓坡谷,激戰一天,殺死殺傷東梁軍五千余卒,迫使梁醒不得不率殘軍撤回滎陽城休整——密縣距離陳橋寨更近,但密縣守軍有限,更難以增援陳橋寨。

孟州副將蕭思慶率五千蒙軍騎兵渡禹河南下增援,李秀、曹霸、沈鵬則率部據嵩山東北麓與之糾纏,直到三日後何柳鋒所部徹底攻陷陳橋寨,他們成功完成阻擊作戰任務,才與敵軍拉開距離,往南撤出。

由於後續作戰的重心,是要從南線攻下滎陽南部藩屏密縣,在得知趙無忌、李秀他們的作戰方案之後,韓謙就下詔,將沈鵬所部調歸許州行營軍序列,暫歸趙無忌節制,以便能從南線組織更為強大的精銳戰力,進攻密縣。

……

……

得知陳橋寨陷落的消息,蕭衣卿從太原趕到滎陽時,已經是二月中旬。

這時候禹河上遊的冰層已經開始融化,一年一度的淩汛,正侵蝕兩岸低闊的土地,滎陽以東、以南的洪泛區雖然還蓋著河凍,但已經是薄薄的一層,有不少地底已經被洶湧的洪水頂破,滿眼望去一片狼籍。

蕭衣卿這麽緊急的趕過來,自然是猜到梁軍不計傷亡的攻陷陳橋寨,絕不僅僅是一座殘寨的得失。

李秀、曹霸以及沈鵬率部進入密縣、滎陽之間作戰,雖然殺傷他們六七千人馬,主要還是最初滎陽守軍沒有防備,梁醒率兵馬南下增援時,遇到從兩翼殺出來的伏兵,一戰就損失近五千兵卒。

之後糾纏戰主要發生滎陽城與密縣之間,東梁軍占據地利上的優勢,蕭思慶也率精銳騎兵來援,令梁軍吃不了不少苦頭,差不多有逾兩千精銳將卒殞命戰場之上,損失的優良戰馬數量更多。

在蕭衣卿看來,梁軍僅僅是為了攻陷陳橋寨,而沒有後續的計劃,後續的糾纏戰根本沒有必要發生。

梁師雄作為追隨朱溫奠定河淮基地的宿將,這時候也意識到梁軍今年有強攻滎陽的可能,蹙著霜白的長眉,與蕭衣卿對案而坐。

蕭衣卿也頗為無語。

梁楚達成和議,意味著韓謙能從南線調來更多的精銳兵馬填入潁西、河洛等地,而諸歸附軍及東梁軍鏖戰多年,也極需休整,他才強烈建議這一個秋季初乃至今明年都不宜急於再掀戰事,而以穩固防線、休養生息為主。

為此,烏素大石甚至同意他的主張,將數千匠師遣歸汴梁,他也建議朱讓在滎陽以東、武陟以西修穿過洪泛區的偃道。

也就是學當初梁軍在潁水兩岸,從兩側將修一道堰道穿過無法行船的淺淤區,雖然這條堰道側面要能抵擋住禹河大水的沖擊,修築難度不低,但為了保證滎陽與汴梁的聯系不被洪泛區切斷,也是極有必要的。

他卻沒有想到朱讓、梁師雄畏難,並沒有著手去修這麽堰道,而是去年冬季將主要精力放在對潁西地區的襲擾上。

蕭衣卿去年冬季就意識到東梁軍此時對潁西地區的襲擾,並不能發揮實質性的作用,但朱讓在汴梁稱帝,即便對蒙兀稱臣納貢,不僅僅他,即便是烏素大石也是不宜再對東梁軍的軍政事務,過度的指手畫腳。

當然了,他也沒有想到韓謙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穩住河洛形勢,甚至都開始著手反守為攻了。

現在河洛形勢真正是令他頗為頭痛。

雖然洛陽還沒能造出兩千石以上的大艦,但蒙沖艦、赤馬舟等中小型戰船已經有兩百余艘,兩支水軍旅大體編訓完成。

洛陽水軍,即便還未必有實力殺入禹河,但此時孟州水軍的戰船,還想再進入伊洛河,恐怕會遭受到堅決的阻擊。

這從韓謙開始著人直接在伊洛河口甚至河灘之上修造防禦工事,可以看得出韓謙已經不容他們再踏上伊洛河兩岸之地的決心了。

此外,上萬梁軍精銳鉆入歷山、王屋山建立牢固的據點,又由於歷山、王屋山與梁軍重兵駐守的邙山、虎牢關隔河相望,彼此增援便捷,不善山地作戰的趙孟吉、田衛業所部,想攻下這些據點,將梁軍從歷山、王屋山驅逐出去,短時間內也不可能辦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