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役(三)

午後幹冷的寒風,越過呂梁山、太嶽山的峰嶺,吹入汾水河谷,將已經變得有些稀薄的霧汽徹底吹散。

這時絳縣、曲沃境內的諸多簡陋營寨,差不多都被踏破,到處都是伏屍,更多的將卒仿佛無頭蒼蠅般往外圍亡命潰逃。

烏素大石知道他們倘若堅守絳縣,非但不可能收攏到潰散兵馬,一旦被梁軍圍實,必將插翅難飛。

當然,何柳鋒、趙慈、譚修群率領一萬三四千精銳步騎進逼絳縣城下,烏素大石也不敢將手裏最後六千整編精銳拿出來搏一把,只是窺著空隙,殺出絳縣,一路往北突圍,待他們倉皇逃到翼城縣時,天色已經昏暗下來。

驚惶不定的騎兵進入城中休整,蕭衣卿狼狽不堪的扶著馬鞍而坐,看著西邊的天際,雲層似籠罩上紫色的蘊靄而紫靄的深色,又隱隱透出血色光芒,似預兆這個場血光之災。

目前傳來消息,曲沃縣、絳縣兩城已經失陷,但差不多有七八萬梁軍進入汾水南岸的河谷地,在占領曲沃、絳縣兩城後,將汾水南岸戰場切斷開,卻還不滿足。

在臨近黃昏時,梁軍還分出兩股兵馬渡過汾水河,往西北側沒有什麽守兵的稷山、高涼二城開拔而去。

到深夜,烏素大石於翼城縣南部收攏潰逃過來的兵馬,加上翼城本來的守軍,手裏總算是有一萬四千多兵馬可用,但此時不知道有多少兵馬往東面的安邑、浦津、臨猗、萬榮等縣逃去。

蕭衣卿欲哭無淚,怎麽都沒有想到梁軍竟然提前預測到大霧將生,還在大霧升起之前做好發動這次突擊的一切準備。

跟他之前猜想的一樣,突襲發生之後,洛陽水軍三千多將卒就借著大霧的掩護登岸,在騎兵大營往曲沃、翼城以及聞喜三個方向的驛道上提前做好埋伏。

待敏山、哲合等將,得知梁軍趁大霧發動突襲,他們第一時間也擔心梁軍會直接殺到騎兵大營來,甚至在烏素大石的命令過來之前,就各自率所部騎兵放棄簡陋的營寨,沿驛道往兩翼疏散。

他們想避開梁軍從南面殺來的突襲,卻不是想撞上洛陽水軍將卒登岸布下的埋伏。

正常天氣下,洛陽水軍將卒沒有穿重甲,又沒有太多重型陸戰軍械,倉促間登岸據驛道部署的防線,不可能有多堅固,也許集結騎兵進行一兩次突擊,就能輕易打穿掉。

然而在清晨的濃密大霧之中,敵騎完全搞不清楚前方伏兵的虛實,被迎頭亂箭射倒數十騎,相當多的騎兵連人帶馬被絆馬索絆倒,馬蹄被鐵釘紮穿,頓時間就被嚇阻住,混亂中不敢往前沖闖。

兵慌將亂,惶惶不安,踟躕不敢前進,看到後方又有梁軍突襲過來,交戰不多久,便在大霧之中徹底散潰起來,陷入各自為陣的混戰之中。

當然了,蒙兀本族騎兵,驍勇善戰,在混亂中離開驛道,往四周的田野、河灘地橫沖直撞,與梁軍拉開距離也相對容易。

分散開的蒙兀騎兵,一部分照著模糊不清的印象往絳縣聚攏過來,一部分較為聰明的沿著汾水河岸或往北、或往東疏散,還有相當一部分的騎兵像無關蒼蠅般在大霧中亂兜,遇上梁軍就戰一場,殺不過就一哄而散,隊伍越打越散。

也幸好在這麽大範圍的戰場上,大霧彌漫,梁軍初期也必須以哨隊為單位,盡可能聚攏到一起沿著溪渠等較為明顯的標識物進退,不能隨意散開。

這使得戰場之上的空隙還較大,相當多的蒙兀騎兵這才能仗著速度快、機動性強,成功進行突圍。

翼城這時所收攏的潰兵,絕大多數都是蒙兀本族騎兵。

絳縣以東的地形更為開闊,蕭衣卿相信能逃往安邑、浦津等地的騎兵數量會更多一些。

然而以步卒為主的燕雲漢軍、渤海歸附軍以及歸附晉卒,迂回穿插能力就弱了,也容易被梁軍追趕包圍,他們最終能有多少人從梁軍的包圍圈裏逃出來,實在是未知數。

而這也直接決定了他們所承受的打擊會有多慘烈。

現在最大的問題,他們短時間內已經沒有打反擊的能力。

在混戰中,梁軍必然也承受不少的傷亡,但必然比他們要低得多。

更為關鍵的,雙方的士氣、將卒的作戰意志,這一刻有著天壤之別,更不要說他們在絳縣、曲沃兩地集結的作戰物資,都已經盡數落入梁軍手裏。

他們沒有反攻絳縣、曲沃的能力,而倘若不能將逃往浦津、安邑、臨猗等地的兵馬,第一時間撤出來,將注定淪為梁軍甕中之鱉。

只是浦津、安邑、臨猗等地北臨汾水、南臨襄山、西臨禹河,而東面的絳縣、曲沃又已經被梁軍占領,他們要怎麽撤出來?

“著敏山、蕭思慶,明日夜間一定從絳縣、曲沃之間往西北突圍,我會親率騎兵接應他們……”烏素大石鐵青著臉,手握住腰間的佩刀,才能保證自己的雙手不顫抖起來,盡可能保持鎮定的叫身邊的掌書記草擬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