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宿命

剛剛下過一場大雨,讓子午谷中本就坎坷的道路更加濕滑,雖然這前半段的框架已經建好,但因為眼下局勢的緣故,劉毅也只是在這前半段來施工,至於後半段,只能等戰爭結束了再說,民夫被放回去一半,這修路並非無償修路,一天百錢的價格可不低,所以並不用擔心到時候召集不到人。

眼看山道難行,為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傷亡,大雨過後,劉毅讓匠人們放了兩天假,錢沒有,但每天一頓飯還是提供的。

劉毅的臨時營帳之中,一座巨大的沙盤占據了營帳至少一半的空間,這從陽平關到子午谷這一帶的山川河流,盡數呈現在這沙盤之上,劉毅仔細比對著地圖,這段時間他除了督工之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向導的帶領下探查地形,幾個月下來,從陽平關到子午谷這邊的地形、山川在劉毅心中猶如掌中觀紋,然後才做出這個沙盤。

不說完全一模一樣,但大概比例和地形地貌是不會有錯的,這東西,對於劉毅來說,最大的作用就是用來完善自己的設計,當然,放在軍事上也同樣適用,有了這座沙盤,只要斥候探馬送來的情報及時,敵人的動向,對劉毅來說根本毫無隱秘可言。

“此處要架設一座拱橋,要先將支架做好,長須三丈五尺六寸,高一丈三,寬要有一丈二。”劉毅指著一處山澗的位置,對身旁的工匠道,民夫們雖然停止了工作,但劉毅這邊每天都會仔細對道路的設計進行細微處的修改。

“先生,這裏我們之前也去看過,三丈五尺六寸的支架不好運送,這個分量太重,而這一帶的道路尚未修好,要將其運送上去可不易,吊車也上不去。”一名工匠皺眉道。

支架是以鐵鑄造而成,這年月,可沒有焊接技術,這些支架必須現在工坊中鑄造出來,然後再往上送,劉毅是研究出了水泥,但那也只是水泥,不是混凝土,想要只靠水泥來完成建造是不可能的,支架擺好之後還需要鋪設一層木板,然後以水泥、磚石建造,這些難題,在子午谷中比比皆是。

“這個我也想過!”劉毅點點頭,看著一群匠人道:“可否試試將這些支架鑄造的時候,做成榫卯結構,如此一來,可將這支架拆解成一根根,運送到地方之後,再行組裝?”

他的鑄造技能已經六級,這種高難度的東西以前很難鑄造出來,但現在隨著爐溫的問題解決,已經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熔煉操作,雖然這樣做出來的支架沒有直接一個整體牢固,但一般橋梁這種建築,出現的屬性大多數都會有堅固、穩定之類的屬性,應該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或可一試!”幾名鐵匠聞言卻是目光一亮,他們是墨城時候就跟著劉毅的,本身就有一定的鐵匠基礎,這些年來跟著劉毅走南闖北,可不只是簡單的打鐵,很多時候,也是需要克服一些困難的。

“趁著現在休息,先試著做上一副,若是可行,以後橋梁建造就用這個,不過橋梁下方的支架卻不能這般。”劉毅點頭笑道。

“先生放心,我等知道該如何做。”幾名鐵匠答應一聲。

有了這個想法,接下來很多問題都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做,甚至有人建議,試試做一個三十丈長的大型支架,這樣一來,單是這個大型支架,以後新軍至少能讓軍隊少走三十裏的山路。

劉毅沒有直接同意,但可以試一試,要是真的成功,這子午谷之路光是在距離上就能節省一半的距離了。

從漢中出發走子午谷到離開秦嶺,從地圖上測算,距離其實也就三百多裏,但實際上,這一路上山下山,真正走的路程,是地圖距離的兩倍乃至三倍,如果能夠搭建出三十丈那麽長的大橋,而且能夠穩固的話,能夠節省的道路就太多了。

但橋梁的設計可不是簡單搭個橋就完事兒了,這其中要考慮的東西很多,尤其是三十丈長的大橋,又是懸空的,承重問題如何解決分攤,如何固定等等問題,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要解決這些問題,恐怕橋身下方要做很多東西來穩固橋身。

“先生!”黃忠快步走進來,對著劉毅一禮道。

“老將軍,何事?”劉毅見黃忠面色凝重,知道是跟軍事相關,揮了揮手,帳中的工匠知趣的退走。

“發現了曹軍蹤跡。”黃忠沉聲道。

“哦?有多少人馬?”劉毅聞言,連忙問道:“何人領兵?”

“並非大隊人馬,只是發現了曹軍斥候,哨探怕泄露了行蹤,是以不敢太靠近。”黃忠搖了搖頭,蜀軍擅長山地戰,派出的斥候大多是精銳,所以仗著對地形的適應性強,能夠隱藏行跡,沒被敵人斥候發現,這若是在平原地帶的話,可就沒那麽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