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酒

關羽對劉毅顯然頗為重視,當天的接風宴,不但糜芳、伊籍、馬良這些人在場,甚至連遠在公安的傅士仁也被關羽直接招過來了,從公安到江陵,走水路的話,來回不到一天就能到,不過這麽興師動眾的就為了給劉毅擺接風宴,是個人恐怕都不會有什麽好臉色,但傅士仁卻是沒有任何生氣的表現,反而對劉毅表現出極大地尊重和熱情。

“幼常之事,多謝伯淵兄費心。”馬良跟劉毅的桌子靠的近,眾人一番客套之後,馬良便往劉毅這邊湊了湊,低聲笑道。

馬謖自幼聰慧,有些恃才傲物,這一點,劉備能看出來,馬良作為兄長,自然也能看出,只是對於自己這個最有才能的兄弟,馬良也沒法勸,說不過,又不好直接動手打,雖然馬謖自出仕以來,頗得諸葛亮器重,但馬良總擔心這個兄弟弄出什麽亂子來。

自從在嶽陽給劉毅當過郡丞之後,馬良就發現自己的兄弟做事穩重了不少,這次跟著張飛入蜀,聽說也立下了功勞。

雖然當初劉毅離開之後,馬謖被調回江陵,沒少抱怨過劉毅的懶,但馬良看得出來,自己這兄弟,對劉毅卻是有幾分佩服之心的,想來馬謖能有如今的變化,變得穩重下來,劉毅的影響是很大的。

“無需如此,幼常當年可幫了我不小的忙,要道謝也該在下道謝才是。”劉毅笑著搖了搖頭,馬謖有沒有成長,他其實不是太清楚,畢竟當年雖然有歷練馬謖的意思,但同樣也是不想管事,算是各取所需吧。

馬良只道劉毅是謙虛,對劉毅也更高看了幾分。

酒宴的氣氛隨著幾杯酒水下肚,開始熱絡起來,有舞女進來獻舞。

關羽一邊看歌舞,一邊對著劉毅笑道:“聽聞伯淵正在籌備辦學之事?”

劉毅聞言頷首笑道:“不錯,漁鄉多為昔年追隨賤內的將領,如今多已成家,這些人追隨我夫妻多年,毅此番建立書院,也算是報答這些將士昔日貧賤不相棄之恩。”

廣招弟子這事兒,劉毅現在可不能亂說,容易被人抨擊,說成報恩,旁人便是有意見也沒辦法發作,這種事兒,得一步步來。

關羽聞言,摸著胡須點點頭,他生平最重義氣,而且關羽本身也是傲上而不忍下,對於劉毅這種行為,是頗為贊成的,當即笑道:“興兒昔年也曾跟在伯淵身邊習文練武,某平日裏多忙於公務,無暇照顧興兒,不知伯淵這書院之中,可願再納興兒?”

關興如今已經十三了,年紀相對於劉毅這次招收的學子來說有些大,不過關羽對於劉毅的水平還是相當信賴的,畢竟關平就是在劉毅的調教下,開始能夠獨當一面的,而且之前關興也跟過劉毅一段時間,現在關羽一門心思都在襄陽的事上,對兒子不怎麽上心,既然劉毅要辦學,那將自己兒子送去讓劉毅教,關羽也頗為放心。

“君侯若是願意,過幾日我回嶽陽時,可讓興兒相隨。”劉毅聞言頷首笑道。

這種事情,終歸不是大事,不過對於書院來說,也有好處,世家豪族,大都詩書傳家,有著自家的家學傳承,不必外求,對於劉毅辦學,多半是有些排斥之心的,如今關羽將兒子送到劉毅這裏學習,對書院來說,也是一種保護,劉毅既然要辦學,自然不怕有人找麻煩,但能少一些麻煩,對劉毅來說也是好事。

“不知伯淵先生辦學,可是傳承墨家學問?”一名士人突然開口問道。

劉毅墨家傳人的身份,在荊州可是流傳甚廣的,對於劉毅那神乎其技的本事,雖然有不少人對那匠藝表示不屑,但劉毅憑借那一身本事,幫劉備積攢了不少底蘊,如今荊南四郡逐漸繁華興盛起來,嶽陽城之宏偉、堅固以及內中布局,不知令多少人贊嘆,如今聽聞劉毅辦學,雖然有些抵觸,但也有人好奇劉毅是否會將他那一身本事給傳出來,若是如此,倒可讓族中一些庶出子弟前去求學,若能學到一些墨家的本事,對自家本身而言,也是大有好處的。

“墨家之學有些復雜,這其中對數術造詣要求頗高,在下的確有傳承墨家學問之意,只是……”說到最後,劉毅苦笑道:“最終能有幾人學到,便不得而知了。”

馬良聞言,心中一動,看向劉毅笑道:“我族中亦有不少子弟久慕墨家之名,不知伯淵可願多授些弟子?”

劉毅聞言,點頭笑道:“自是不難,不過書院將以軍屯之法來教授,一旦弟子加入,一年之中,也只能回鄉一次,其余時間,都必須在書院中學習。”

馬良點點頭,這並不是什麽問題,馬家自然也有自身家學傳承,不過資源畢竟是有限的,著重培養的還是嫡出弟子,那些旁支子弟倒不如派一些去劉毅的書院,如此一來,除了能夠節省一些資源之外,也能交好劉毅,若真有一兩個能夠學有所成,對馬家來說,也是家學之中又多了許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