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囑托

如果讓諸葛亮和龐統或是崔州平聽到劉毅講的這些東西,估計又要笑罵一通,說他誤人子弟或是篡改道家經義,但事實上,這些故事在這個時代來說,沒那麽嚴重,多是碎片化的,被劉毅拿來根據前世一些記憶揉在一起,也算不上多大的錯,從結果上來說,闡明了漢蠻本一家的理念,然後劉毅有時間會將三皇五帝什麽的都拿來改一改,說一說,用這種孩子喜歡的方式將這些概念悄無聲息的流傳下去,讓人們心中有個漢蠻一家的概念,提起這些孩子想要學習漢文化的興趣,一步步將這南中各族融入大漢之中。

在這方面,其實漢人一方是有著絕對優勢的,南中雖然種族不少,但有著自己文化的卻沒有幾家,在傳承上首先就不利於傳承,想要有自己的傳承,你先得有文字吧?劉毅這邊再做一次文字的一統工作,你要學習這些漢字,卻又不想受到漢家思想的影響,這不是說笑嗎?

更何況,南蠻之中,又有幾人能看到這些更深入一些的問題。

女媧造人的故事,劉毅準備改一改,就說女媧為了創造出完美的族群,分別融入了巫族和三清的精血創造出人類,只是後來為了各自的信仰,人類之中又發生了戰亂。

反正本是同源的概念,必須一步步深入和強化下去,讓這些蠻族從內心裏認可這個同源觀點,然後再進一步進行漢文化的熏陶,最終達到同化的目的。

對於歷史來說,這或許只是不起眼的一段,但對於眼下做這些事情的人來說,卻可能是要耗盡一生需要做的事情,民族同化的問題上,也不只是南蠻,山越、羌人、胡人,至於故事怎麽編,那得結合當地信仰了,反正這東西是為政治服務的,只要需要,就有腦洞,然後就可以繼續編,甚至憑空捏造幾個神仙啥的。

最重要的一點,劉毅希望給這些人灌輸的還有另外一種思想,神是為人而服務的,不能服務於人的神,就是惡神,不配被信仰!

這樣一來,應該可以減少一些信仰對南蠻百姓的影響,進而減少信仰對各族融合的阻礙。

雲南新城如今也只剩下最後城墻的建設了,眼下劉毅比較關心城池的整體屬性,這座城池,對於劉毅在整個南疆之地的布署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算是目前整個大漢西南方的邊疆城市,它的存在,意義可不只是簡單的一座縣城這麽簡單。

“墨侯,今日該去建寧那邊了。”叢書院裏出來,便見劉三刀和陳二狗等在門外,見到劉毅過來躬身道。

“上車吧。”劉毅點點頭,登上了馬車,平服了南蠻終究只是開了個頭,他跟劉備誇下海口,五年內要讓整個南中大變樣可不是隨口說說吹牛逼,但真要做到,行動就不能有拖延,這五年,至少頭三年在基礎的道路建設和軌道車的制造完成之前,他是沒有太多休息的,而軌道的鋪設,可不只是南中,蜀中、荊州都要有足夠的軌道網絡還有沿途驛站,這個工程之龐大,劉毅這五年的時間裏按照之前的規劃,漢中、成都、襄陽、宛城、江陵得跑至少三遍。

馬車疾馳在驛道之上,車廂內的空間頗為寬敞,車夫的水平不錯,坐在車廂中感受到的顛簸幅度不大,劉毅閉目思索著建寧的方案,車到半途,劉毅睜開眼睛,看向劉三刀和陳二狗道:“三刀,二狗,你們跟了我多久了?”

“這……”劉三刀盤算了一下,不確定的道:“有十年了吧?”

算起來,從建安十三年開始,兩人就算跟了劉毅了不過一開始並不是劉毅的親信。

“十多年了,此番你二人被調往荊州,準備何時動身?”劉毅笑道。

“這次去了建寧,匯合了季常先生便一同去荊州。”陳二狗笑道:“先生怎問這些?”

私下裏,兩人還是習慣叫劉毅先生。

“三刀,二狗,聽著雖然親切,不過以後也是將軍了,不能再叫這個名兒了,我給你們起一個吧?”劉毅笑道,畢竟是自己手底下出去的,以後也算獨領一郡的人物了,報號的時候,叫個三刀、二狗不太好聽,而且也不符合他們的身份。

“多謝先生!”劉三刀和陳二狗聞言目光一亮,連忙下拜道,他們出身貧寒,這些年雖然有了些功績,但因為這個名字,沒少招人背地裏嘲笑,他們也想改,不過這種事兒,不是自己想改就能改的,尤其是他們有了官身,得找個足夠分量的人幫他們改。

只是他們除了劉毅之外,也沒什麽有分量的人脈,按派系來算,他們兩人從當上將領的那一刻起,身上就烙著劉毅的印記,劉毅這一系,要說人脈還是挺廣的,諸葛亮啦,崔州平啦,龐統啦,分量都足,但他們夠不上啊。

也不好直接跟劉毅開口,只能一直拖著,如今劉毅主動提起,自是遂了他們心願,兩人激動地就差給劉毅磕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