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曹魏的對策

相比於大漢這邊的興高采烈,接連失去關中、河洛之地,而且在此戰之中,曹真、曹休、張郃等大將先後折損的魏朝則是被無盡陰雲籠罩,對於剛剛繼位的曹瑞來說,絕對是一個不輕的打擊,他對關中的支援不可謂不及時,但漢軍的布置顯然更加嚴密,不但援軍沒能被送到關中戰場,更在河洛戰場便被漢軍打的徹底崩潰。

誰能想到這些是在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發生的?朝廷屯駐在關中和洛陽的兵馬再加上援軍,數量不比對方這次出動的兵力少,然而在戰場上出現的情況卻是一邊倒,哪怕是洛陽戰場上,占著人數的優勢,還有曹休這種大將鎮守,都被敵人以少勝多給擊潰了,十幾萬大軍,最終回來的,恐怕只有司馬懿那一部,關中戰場上通過蒲坂津退回來的還有洛陽通過孟津逃回來的,終究是少數,這還是司馬懿見勢不妙,提前撤走。

當局勢穩定,漢軍不再對外進攻轉而防守後,司馬懿方才回朝,只是此時朝中的局勢也有些微妙的變化,曹真、曹休、張郃的折損,對於魏國來說,說是晴天霹靂也不為過,更何況還有十幾萬大軍的損失,不管是降還是戰死,這麽多人馬的折損,哪怕是曹魏家大業大也有些吃受不住。

“陛下!”司馬懿敏銳的察覺到朝堂上的氣氛不再像之前那般和諧,這份微妙的變化並不明顯,但司馬懿心中卻是有些發沉。

曹休、曹真還有張郃的死,對魏國是巨大的損失,但對曹氏來說,更是不可估量的損失,最直接的,就是曹氏手中掌控的權利隨著這些人的戰死而縮水了,皇權跟世家權利的關系,你退一步,另一邊必然會進一步,但……

司馬懿看了看滿朝文武,能夠明白這一次戰敗對於曹魏來說究竟有多大危害的人並不多,甚至之前已經察覺到有人想要借此機會獲得更多的權利,心中也越發的沉悶,眼下的局勢,要想抵擋漢軍,魏國內部實在不宜生亂,眾志成城,都未必有用,更別說內耗了。

“罪臣司馬懿參見陛下!”深吸了一口氣,司馬懿直接跪在大殿中央,對著曹睿參拜道。

經歷過曹丕時代,司馬懿如今在朝中的地位已經隱隱可視作士人表率了,尤其是兩位托孤重臣死在戰場上之後,而陳群年事已高,如今已經不怎麽理朝政的情況下,司馬懿說是百官之首也不為過,很多時候,司馬懿的態度能夠決定百官的態度。

“大將軍不必如此,朕知洛陽戰敗,非愛卿之罪,實乃大勢如此。”曹睿擺了擺手,親自起身,下來將司馬懿扶起來,嘆息道:“愛卿能夠回來,已是我大魏之福。”

“臣惶恐!”司馬懿連忙躬身道。

“說說吧,如今漢朝來勢洶洶,三軍潰敗。”曹睿示意司馬懿進入班列,隨即看向滿朝文武道:“朕不通軍事,然卻也知道祖父在世時,與漢軍作戰雖然偶有小敗,然卻也不至於這般一敗塗地,甚至一直以來,對漢朝都是占據勝勢,為何時隔不過十年,再戰時我大魏卻一敗塗地?”

當年曹操跟劉備打,無論是漢中還是南陽之戰,曹操雖然沒成功,但也不至於大敗,跟現在完全是兩個概念,而且這些年來雖然少跟大漢動手,但在跟東吳的戰場上,哪怕得了漢軍的器械,也沒見吳軍有多厲害,最多跟曹魏持平,甚至更多時候還被魏軍壓著打,怎麽十年不曾有大戰的漢軍,這一出川所爆發出來的戰鬥力竟然如此驚人?

“陛下。”司馬懿出列躬身道:“據臣所觀,兩郡將帥且不論,單以兵器、鎧甲而論,漢軍兵器鎧甲遠非東吳可比,戰場上,我軍將士很難破開敵軍防禦,而漢軍卻能一擊便擊殺我軍將士。”

“就以投石車為例,漢軍的投石車可以投射近兩百步,而我軍相同等級的霹靂車,卻連百步都不足,臣此番僥幸繳獲幾架漢軍投石車,以漢軍器械相攻,漢軍並不比我軍強多少,當年太祖大力推動工業,如今看來,卻是極有必要!”

“大將軍!”大臣蔣豐聞言皺眉出列道:“若是如此做,我朝與偽漢又有何區別?”

劉備建立的政權雖然繼承漢統,但當年曹丕是正兒八經的通過禪讓得來的皇位,所以,在魏朝這邊來看,漢已經亡了,劉備此事打著大漢的旗號實際上只是偽漢。

“但若不效仿,不出十年,待劉備穩定關中、河洛之後,再出兵東進,我軍根本抵擋不住,屆時,就真的沒有區別了。”司馬懿散淡的掃了蔣豐一眼,搖頭道。

“真的如此厲害?”曹睿皺眉看向司馬懿道。

“臣此番繳獲了一些漢軍器械,陛下可以查驗,戰場上,我軍敗便敗在這些事物之上,如今非是我等要效仿大漢,而是我軍器械再不改良,故步自封,恐怕不久之後,這天下便是大漢光復,再無我軍立足之處!”司馬懿誠懇道,這一次他身在前線,對於那種裝備不敵之上的無力感比任何人都要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