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沒有區別(第2/2頁)

“奴婢告退。”王貴倒退著走了好幾步,這才轉過身,穿過中間的紅柱子,向殿門口走去。

……大殿兩側都是齊腰高的成排窗戶,所以采光很好,地方又非常寬敞,一派正大光明的景象。

朱高煦打量了一會兒這承運殿,雙手便在椅子扶手上一拍,人站了起來,徑直往殿門走去。

侍立在門口的丫鬟一起屈膝行禮,門外的侍衛軍士也抱拳向朱高執軍禮。朱高煦沒理會他們,出門左轉徑直往書房。

他在書房裏開始看王府長史司、守禦所的奏報。其實朱高煦就算每天甚麽也不管,也不會絲毫影響漢王府的運轉,不過他還是很關注奸諜打探到的消息,以便隨時掌握形勢的微妙變化。

守禦所城北據點又有奏報。那個據點剛建立不久,又收買了一些人為眼線,主要為了負責監視耿家。

但今天城北據點的奏報無關耿家,上面寫了有衛所軍隊、從北城門調進城的消息。奸諜們還打探了一番,據說曲靖府那邊有夷族叛亂,因此雲南都司要整頓一支人馬增兵曲靖地盤。

朱高煦竟然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此時此刻調兵進雲南府城?他對此跡象非常在意。

他想了一會兒,立刻提起硯台上的毛筆,攤開一張紙,在紙上寫下了幾行字,便喊道:“來人!”

侍立在書房外面的宦官曹福快步走了進來,拜道:“奴婢在,王爺何事吩咐?”

朱高煦連信封也不裝,指著桌案上的紙道:“吹幹了,送到雲南都指揮使司衙門去。”

“奴婢遵命。”曹福忙走上前來。

……下午雲南都司就派人送來了回信,都司官吏在信中詳細解釋了此番調動的前因後果。朱高煦這才差不多相信了,原來都司的調動完全是官府公事。

一時間朱高煦倒覺得自己有點太擔憂了。

叛亂的夷族是曲靖府越州土人,以前那裏是元朝封的一處土司,首領叫龍海,似乎是蒙古人和夷族人聯姻的後代。洪武中,沐英率大軍入滇,龍海在漢人把事劉泰等人的勸說下,投降了明軍。

於是龍海進京朝貢,在南京奉天殿得到了天子的召見、受封越州土知州。不久龍海被調往遼東協助明軍作戰。洪武二十年,龍海在路上水土不服病死。

接著龍海的兒子阿資世襲越州土知州。阿資對他爹龍海的死耿耿於懷,又不願意被征調出家鄉,於是修建堡壘、聚集兵馬,拒不遵守明朝官府的軍令政令。

洪武二十八年,明軍大軍進剿,斬阿資,趁機對越州改土歸流,在越州設置流官。

直到最近的永樂元年,越州夷族再度作亂。他們在道路上私設關卡收買路費,動輒劫掠來往商客。因越州是曲靖府通往雲南南部地區的要道,官吏、商旅往來不絕,夷族作亂給官府的統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上個月發生了一件事,終於讓雲南官府決意對越州用兵……

彼時有一隊官府人馬從越州路過,竟反被土人要求交納稅錢。官吏與土人發生爭執,致使一個吏員被殺!

雲南官府根本不關心一個吏員的死活,但事關官府的權威,雲南府城的眾文武都憤怒了。三司征得沐府同意後,都指揮使司從沐府拿到調兵部署,便一面開始從各衛所抽調軍隊,一面快馬報知朝廷。

眼下的城裏的情況,就是沐府下令調來的衛所人馬,他們要先聚集成軍,再進駐曲靖。

……朱高煦看完後,重視的是、都司要征得沐府同意這段話。

大明朝在各省的統治,實行政、軍、法三司分權。而官軍又分權,地方都指揮使司是沒有調兵權的,一般得經過兵部;但雲南太遠,沐府只要與地方各司商議後,規模不大的行動都能先調動兵馬,再報知朝廷。

洪武、建文兩朝給沐府的大權,至今仍舊有效。

朱高煦想到沐府在決策雲南軍政大事後、自己竟然被晾在一邊,他不禁從嘴裏發出一聲短促的冷笑。

若非守禦所的奸諜在打探消息,朱高煦覺得越州的仗都打完了,他可能仍不知道還有平叛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