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宮闈諸嬌(第2/2頁)

張氏微微點了一下頭,皺眉坐在椅子上。宮闈裏沉默了好一陣子。

海濤悄悄側目看了一眼,見張氏沒有說話的意思,他便又開口道:“鄭和、侯顯、王景弘帶回來了許多西洋貢物,皇爺挑了一些養身的補物,專門賜給淇國公。您說這……”

張氏道:“而今國家正值多事之秋,武臣尤為重要。聖上心裏有數,善待這個曾為漢王搖旗擊鼓的邱福,便是要額外看重勛貴武臣的意思。”

海濤一副敬仰的表情,急忙點頭稱是。

他接著小心翼翼地說道:“對了,鄭和從西洋珍寶裏挑了一樣東西,托奴婢進獻給皇後娘娘。”

張氏露出一絲淺笑,單眼皮小眼睛瞧著海濤的臉。這宦官先提到下西洋的幾個人,然後一副忽然想起、順便提到的口氣,做得不著痕跡;不過張氏心裏清楚,海濤怕是收了鄭和的好處,早就在找機會說此事了。

海濤從懷裏摸出一只盒子,輕手輕腳地打開,再掀開裏面的紅緞子,雙手捧到了椅子前面。

張氏低頭一看,裏面放著一串佛珠。

海濤道:“皇後娘娘,佛陀釋迦摩尼是天竺人,成佛之前常撚此珠參悟佛法,後藏於天竺國王宮中。大明船隊在天竺海邊登岸,機緣巧合換取了此寶物。鄭公公言,當世除皇後娘娘之外,無人敢擁有此物,故專門從船上無數寶物中挑出來,進獻於皇後娘娘。”

張氏輕輕拿起,發現很重,放在面前仔細觀摩起來。她愛不釋手地把玩了好一會兒,目光才從佛珠上挪開。她忽然問道:“鄭和以前是不是和高煦關系不錯?”

“這……”海濤的臉一白,忙道,“奴婢不敢欺瞞娘娘,可奴婢此前一直在世子府、東宮,極少知道先帝跟前的事。”

張氏道:“你不是收了個頭發白了的幹兒子,叫雲祥、便是剛才你提到的猛哥,他是以前燕王府的宦官。你去問他。”

海濤忙拜道:“奴婢謹遵懿旨。”

就在這時,張氏冷不丁地問道:“張輔現在何處?”

海濤道:“回皇後娘娘,照最近報到宮中的奏章,英國公剛進雲南。英國公奉詔,與貴州鎮遠侯(顧成)合軍攻雲南;但英國公行軍非常緩慢,上奏言雲南的南部山林縱橫、補給艱難,他要先在沿途修建據點和倉庫。”

海濤想了想,又沉聲道:“英國公此前還曾上書,他是反對與顧成合擊雲南的。後來朝廷下旨他北進,他才動身。”

“哦?”張氏一副十分關注的表情。

海濤便道:“英國公得知漢王軍去四川後,上奏提出了一些主張,與進攻雲南的旨意大相徑庭。

他認為薛祿絕不是漢王的對手。四川失陷後,雲、貴、川三地戰場是為一體,朝廷應先封一個平漢將軍,統籌雲、貴、川全局;而不是讓薛祿、顧成、張輔各自為戰。英國公的意思,必定是想聖上封他做平漢將軍;西南的三個勛貴,只有他英國公的爵位最高。

英國公還言朝廷不宜急戰,提出了‘圍困西南,固守貴州、分割雲川’的方略。奴婢聽猛哥解釋,大致是英國公主張求穩,欲先把漢王堵在西南,穩中求勝,所以才不太願意和顧成一起去進攻昆明。”

張氏認真地聽完,只問了一句:“張輔是一個有才幹的人罷?”

海濤道:“奴婢聽外朝的武臣們比較,‘靖難’功臣裏,張輔該是最有能耐的人。”

張氏不動聲色道:“武臣不止有‘靖難’功臣的。”

海濤愣了一會兒,忙道:“除了漢王麾下的那些人,朝廷裏的魏國公(徐輝祖)、江陰侯(吳高)、寧遠侯(何福)這些建文朝的人,在‘靖難之役’中讓先帝十分頭疼,因此必定是有些能耐的!不過那些人卻不如英國公、陽武侯等人靠得住了。”

張氏正色道:“咱們都得到了聖上的恩惠,便要為聖上分憂。不管是什麽樣的人,只要能幫上聖上,咱們一定要為他們著想!”

海濤躬身道:“娘娘教訓得是,奴婢謹遵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