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馳援貴州(第2/2頁)

故臣進言,朝廷應立刻從聚集於湖廣之大軍當中,調動精銳成為一軍,馬上調發至湖廣常德府,沿官道西進。馳援貴州!”

徐輝祖說到這裏,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道:“朝廷若料敵先機,大軍率先進入貴州,則占了上風。待叛軍攻貴州不下,顧成張輔則可收復雲南;而湖廣大軍西進,威脅四川。彼時,高煦豈不是陷於牢籠,被官軍牽著鼻子走了?”

朱高熾聽罷臉色好轉,說道:“魏國公知兵,言之有理!朕立刻傳召大臣,商議此略。”

徐輝祖道:“兵貴神速,聖上得盡快定下方略!”

朱高熾道:“朕今日便與諸臣議事,三日內禦門決議,魏國公也要來。”

“臣領旨!”徐輝祖拜道。

朱高熾本來以為徐輝祖該告退了,不料徐輝祖又沉聲道:“兵法雲,兵不厭詐。堂堂戰陣之外,輔以離間計,或能起到意想不到之效。”

聽到這裏,朱高熾立刻想起了建文朝對付自己的離間計,莫名其妙收到了建文朝的密信。當時朱高熾識破是計,馬上把未拆封的密信、信使一起交了上去,方逃過一劫。

此時朱高熾不禁懷疑,當時的離間計會不會是徐輝祖出的主意?!不過朱高熾沒有再提舊事,若無其事地問道:“離間誰?”

“沐晟。”徐輝祖道。

“沐晟?”朱高熾皺眉重復了一句。沐晟之子沐斌死於京師,沐晟已經在雲南投敵,公然成為造反的同謀,他還能被離間?

徐輝祖把手按在胸膛上道:“聖上,有些人的忠誠是發乎真心……”他微微一頓,“而大多世人的忠心,卻是因為利弊、好惡。”

朱高熾沉吟片刻道:“待定下大略再議。”

……徐輝祖從東暖閣出來,走上斜廊,徑直出乾清門。接著走了許久才過午門、承天門,回到他上值的五軍都督府,位於千步廊旁邊。

不一會兒,剛從大同調回京師述職的江陰侯吳高,以及尚在五軍都督府任職的何福,二人率先來見徐輝祖了。

倆人陸續談論起軍務,絕不提那些有失體面的話。諸如甚麽魏國公復出、咱們舊將又有機會了,以後咱們在朝中還有沒有一席之地、就看魏國公啦……等等之類的話,俗!

以前那些老兄弟出身都很好,見過世面,哪像現在“靖難功臣”這些人?出身低賤口無遮攔,德行更是良莠不齊,開口就說你是誰的人、我是誰的人,簡直有辱那麽高的身份!

“英國公沉穩有余,膽魄不足。”徐輝祖語重心長地說道,“他在大略上還是差了點胸懷。”

吳高立刻點頭道:“魏國公言之有理,若叫英國公出任平漢將軍、統籌全局,恐怕對國家社稷不是好事。”

徐輝祖聽罷十分受用,他非常喜歡吳高這樣的說話方式,大丈夫正該有胸懷天下的大志向!而不是滿肚子蠅營狗苟、專幹那些結黨謀私的事。

何福道:“魏國公老臣持重,更有神助(城隍廟的先父),末將認為,魏國公是平漢將軍最好的人選。”

徐輝祖毫不猶豫地搖頭道:“此議不可行,朝臣必定不服!”

吳高和何福都沒有說下去,埋頭想著甚麽。

“宮中、朝廷若無要緊之人信任扶持,咱們這等人,著實難以得到重用。”何福若有所思地沉聲說道。

徐輝祖的目光從何福臉上,移到吳高身上、停留在這裏,不動聲色道:“若有大功,從來是可以補過的。”

書房裏冷場了下來,大家沒有說得太透,但心裏都明白怎麽回事。

……“靖難之役”後短短數年,大明太宗皇帝前後用不同的手段、陸續清洗打壓建文舊臣。原先朝中的各黨勢力,幾乎已不復存在,只殘存了少數投降的人。現在朝廷裏的文武、以及親軍各衛將士,豈能容許舊人卷土重來?

而今的情狀是,他們這等人根本不能進入權貴、朝臣的法眼;若是朝裏的人聽說建文舊人還有甚麽機會,恐怕許多人都會笑出聲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