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皇恩浩蕩

趙王謀反的事,京師遠遠沒到查出真相的地步;但大理寺卿薛巖提出了“誣陷”的一種推測。皇帝朱高熾立刻抓住了這種說法,派出內閣首輔胡廣,前往安撫高燧。

朱高熾眼下不敢去計較太多,更無法大舉清算各種勢力;當此攸關國運的決戰關頭,朱高熾只想維持各方的權宜平穩,以圖將朝廷的力量、盡可能地投入到此役之中!

皇帝不僅遣使去安撫趙王,還指使魏國公徐輝祖、親筆寫信送去何福那裏;要何福以大局為重,只要在戰場上立功,戰後必會給予他公正的對待。

同時朝廷又派宮廷太監前去長沙府,嘉獎張輔的忠誠,並下旨授予張輔在戰場上的先斬後奏之權;當然朝廷絕不會提起,張輔想栽贓吳高的事……

宣旨之後,太監到長沙府中軍行轅大堂入座。

太監對張輔說道:“皇爺言,漢王叛軍洶洶席卷西南。英國公若能為朝廷平息叛亂,則有大功於大明朝廷。英國公居功至偉名震天下,必為皇爺之肱骨!皇爺對英國公信任有加,托以重任,還望英國公以大局為重、不負皇爺殷切之心。”

張輔急忙起身向東北作拜,感激涕零地哽咽道:“聖上憂勞,皆臣等之罪!臣受隆恩於聖上,絕不敢有絲毫懈怠,必力平叛軍,以報浩蕩皇恩!”

但沒過兩天張輔便得知,派到衡州的錦衣衛,已停止了對何福的查問……那些錦衣衛將士,主要聽從的人、還是錦衣衛指揮使和北鎮撫司長官。

於是張輔明白,暫時已無法奪何福之左副將軍兵權了。張輔仍然對何福不太信任,只能暗裏打算,在部署軍務時避免將何福放到要害位置。

此時已到九月下旬,深秋初冬時節,湖廣的風也日漸涼了。

大堂門外急匆匆走進來一個武將,拿著一份奏報上前,便徑直說道:“柳將軍(常德柳升)遣快馬來報,叛軍貴州部正在東出,已抵近辰州府辰溪縣!”

在場的文武聽罷紛紛側目,張輔看完奏報,一言不發地看著地圖。他默默地拿起紙揮了一下,示意侍衛傳下去給周圍的將領們傳視。

從貴州都司到湖廣省的一條最重要官道,便是“入湖廣道”,官道從貴州城往東北方向進入湖廣。而辰溪縣正是入湖廣道的一個重要驛站。

辰溪縣的東邊便是梅山(雪峰山)北麓;那片地方四面多山,道路難行,只有通往常德府的驛道大路便於大軍行走。因有元朝明朝兩朝多次開拓修繕“入湖廣道”之故。

良久之後,張輔忽然擡頭道:“立刻寫軍令,調柳升部主力向長沙府方向進軍!”

眾人很快便吵雜起來,不一會兒便有武將抱拳勸道:“叛軍貴州軍正在往‘入湖廣道’進發,此路通往常德府,大帥為何此時調走常德軍?如此只能坐視叛軍占據常德府!”

周圍的幾個武將率先附和。

張輔回顧左右,只道:“我剛才說的是軍令。”

大堂上的諸將聽到這個說法,便都住口了。隨軍文官忙抱拳道:“下官遵命,稍後便呈上軍令、請大帥簽押!”

文官起身往後面的穿堂走去。這時張輔才對眾人說道:“漢王叛軍十幾萬人、加上吳高的降兵,都在南面的廣西桂林府方向;那貴州叛軍去常德府作甚?”

諸將無人能答。

張輔道:“漢王用兵,我比諸位更清楚。他此時調兵向湖廣靠近,必定是要聚集兵馬、意圖進行大會戰!漢王打仗一向是如此,最看不起流寇和安南叛軍的分散防禦,他作戰必定是以主力會戰為重。

因此貴州叛軍不會去遠離廣西方向的常德府,他們會從辰溪縣走山路,再折道往新化縣、寶慶府方向;以期向漢王叛軍主力靠攏。”

之前張輔的語氣或許有點重了,大堂上鴉雀無聲。這時張輔開始解釋,才終於有部將站出來說道:“末將愚鈍,仍百思不得其解。辰溪縣往東面新化縣的道路,山林縱橫,幾無路可行!如何能走大軍?叛軍如何去新化縣?”

張輔問道:“那山區有人煙麽?”

部將想了想,說道:“這……應該有村子與人跡。”

張輔冷冷道:“若是無路可行,那些當地人是怎麽進去的?”

部將對這樣的反問,實在無法回答,但他的神情仍是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畢竟明軍打仗,多攜帶大量輜重,太難走的路、只能舍棄幾乎所有重兵器,軍糧補給也會存在極大的風險。

張輔卻力排眾議,說道:“爾等不用擔心,我的判斷絕無差錯!荊州軍五萬已攻破夔州,對四川布政使司形成較大的威懾;叛軍若不增援四川,便必會就近進攻湖廣,以圖決戰。之前本帥已料到如此,所以才會分兵攻四川,逼迫漢王叛軍主動前來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