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膽的想法

先是盛庸提起橫渡湘江、大軍繼續東進的事,但朱高煦沒有立刻回應。

這時朱高煦沉思了好一陣,忽然說道:“本王這幾天有個大膽的想法,一種可能性。假使伐罪軍主力長驅直入、兵臨京師城下,諸位推測會發生何事?”

諸將聽罷都愣在了那裏。

盛庸想了想,率先開口道:“那時京師人心惶惶;末將估摸著,必定有守將趁勢開門投降!而只要伐罪軍一進京師,便能控制全城;開門者也不必再擔心了,更不會被偽朝君臣治罪。”

朱高煦看了盛庸一眼,點頭道:“我與盛將軍所見略同,大軍若能長驅直入,戰爭便很快要到頭了!

我長兄去年才倉促登基稱帝,他對京師朝廷的掌控、遠不如當年的建文帝。早就聽說(何福、高賢寧等),朝中朋黨林立各懷鬼胎;一些人眼見大勢已去,必有二心!咱們進軍之時,還可以事先派奸諜聯絡京師守將,嘗試勸降一些人。”

盛庸道:“可湖廣到京師兩千裏之遙,沿途江河縱橫、山脈林立,咱們幾十萬大軍要如何才能長驅直入?”

朱高煦立刻回答道:“只要辦到一件事,得到大明水師主力!”

中堂裏再次安靜下來,在場的幾個人都一副思考的神情。

朱高煦也沒有多言,他相信身經百戰的大將們、肯定能知道怎麽操作……假設有了水師、有了大江的制水權,伐罪大軍完全不需要去攻下沿途的無數城池,那時沿著大江一路東下便可以了!

而大軍的糧秣軍需,只需依靠大江上的水運補給;官軍各城守軍,極可能不敢出城野戰,漢王軍便不必理會。

盛庸坐的位置最靠近朱高煦,他又問道:“如何得到水師?”

朱高煦道:“勸降張輔。”

這時平安忽然笑出了聲,“張輔怎會投降?”

朱高煦看著平安,一本正經地說道:“很多不可能的事,都是可以談的。至少能試一試。”

他接著說道:“我已派人去勸降敵軍水師主將陳瑄,不過此人以前是建文朝的水師大將,此時可能被嚴密監視了。

而張輔現在還是‘平漢大將軍’。他不僅能夠節制水師,而且在靖難功臣武將中,也頗有些關系人緣;張輔如果願意投降,咱們得到水師艦隊的可能性便大了。”

盛庸一陣出神,似乎在回憶著甚麽。他忽然回過神來,說道:“末將還是認為,張輔不會投降,他會想盡辦法負隅頑抗!”

朱高煦點頭道:“所以本王想兩面準備。侯海,你給瞿能寫軍令:叫瞿能把常德城的兵權交給陳貞,然後率主力南下。”

侯海作揖道:“下官遵命!”

朱高煦又道:“昨天本王爬上東邊的城樓,還能看見湘江上的敵軍戰船。咱們在漓江上的那些船,完全不是敵軍水師的對手,戰力差距太遠!此前在永州附近發生過水戰,本王觀之,敵船贏得太容易了;直到現在,伐罪軍的船也不敢航行到湘江北段來。

因此大軍一時間沒法從此地附近渡江,只能繞行,走永州府那邊渡江、然後再從湘江東岸北上。”

幾個大將都點頭贊同,盛庸道:“唯能如此。”

朱高煦道:“水路糧道、只能到永州城西面的大陽川水倉庫;各路大軍向南靠近,則可以減少陸路運糧損耗。盛將軍平將軍的人馬,也要向南調動。”

盛庸與平安一起抱拳道:“得令!”

朱高煦站了起來:“漢王府要東遷到衡州來了。等我軍攻下長沙府,衡州便可作為漢王府中樞。”

大夥兒見狀,陸續執禮道:“末將等告退。”

朱高煦也離開了中堂,回到書房內。他見桌案上硯台裏的墨汁還沒倒掉,便找了一張白紙,開始敏思苦想、給張輔寫親筆信。

他絞盡腦汁,在信中曉以利害。信誓旦旦地先說他漢王很有信用,從來說話都算數!讓張輔回想一下,並可以打聽打聽。

至於以後守不守承諾的問題,朱高煦完全沒考慮過;如果因為這件事破壞了他一向重視的信用,只要能勸降張輔、得到水師,那也是值得的!

而以前朱高煦一向信守承諾,正是因為預料到了、總有被逼無奈要花掉信用的一天!他心裏非常清楚地記得、前世信用破產的經歷,連一百塊錢也借不到;因此在大明朝,他尤其重視誠信。

朱高煦又言辭殷切地寫道:一將功成萬骨枯,能征善戰的大將、獲之不易。大明朝將來正需英國公這樣的大將,本王絕不忍心舍棄。

“靖難之役”大家都是自己人,榮國公(張玉)居功至偉。本王必會看在當年靖難軍弟兄的份上,給張輔一條活路,不讓靖難功臣心寒。

何況此時英國公棄暗投明,乃大功一件,足可以將功補過……

朱高煦想了想朝廷裏的內鬥,又直白地寫道:天下大勢已定,朝政必將重整。英國公若走錯一步,靖難功臣在朝中定會勢微,白白便宜了英國公的政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