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平定王與船寇

明國軍隊柳升部、坐船到了馬江江口,克日兵臨清化城下!消息報到清化,立刻震動朝野。

本來大越國太傅阮帥的敗績,已經弄得人心惶惶了。號稱手握五十萬大軍的阮帥,約在半天之內,便進攻明國援軍大敗、軍寨防禦戰大敗、隨即丟失了北江府城。兵部侍郎阮薦奔回清化、告知詳情,陳季擴便慌得不可開交。

忽而又有柳升軍的消息,簡直是雪上加霜。

整個“皇都”清化城,雞飛狗跳;因為陳季擴決定當天就離開清化,要退到他的龍興之地乂安城。清化的防務,將交給太保、越軍大將阮景異。陳季擴當然要帶上朝中的大臣、一些護衛人馬隨行,事情倉促、以至於清化城亂作一團。

阮薦看到這樣的亂象,終於想起了平定王黎利……主張阮帥部不該聚兵決戰的人,阮薦可以被人說是馬後炮;但黎利確實在開戰前就極力反對,提出了不同的方略。

如今回頭一想,阮薦才覺得黎利的話、愈發有道理。

於是阮薦急忙趕到了黎利在清化的府邸,想再聽聽他對眼下局面的見解。

黎府上的人也正在收拾東西,準備離開清化了。不過,黎利的府上全是青壯男子,家眷都不在此地。阮薦被引到了客廳裏,還被招待了一盞茶。

阮薦與黎利見面後,先是愁眉苦臉、一陣長籲短嘆。

而黎利也皺著眉頭,只是要鎮定不少,他引用了一句漢人的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事到臨頭了,眼前的局面是沒有辦法的,只能多想想以後該怎麽辦。”

阮薦道:“皇上立刻要離都(清化),這樣做得對嗎?”

黎利搖頭道:“君臣倉促離京,動搖了軍心,太保(阮景異)守住皇都不太容易;船寇(漢人,或曰船佬)克日兵臨城下,若請旨皇上與都城共存亡,又只怕皇上無論如何也不願答應。因此眼前的局面只能如此,沒有法子了。

倒是東關那邊的大越軍隊,現在還來得及布置。如果他們只退兵悶海口,那是不成的;應分散兵力,從悶海口到華閭(今越南寧平)一路尋找有利地形,節節抵抗,才能消耗船寇,拖延時間。”

阮薦道:“平定王言之有理,我隨後再去皇宮,力諫皇上。”

黎利又納悶地問道:“阮太傅在北江府人馬甚眾,即便決戰不敵船寇,也不至於敗得如此快罷?”

阮薦神情復雜地說道:“我在戰場上親眼所見,大越軍簡直是一觸即潰!那時,我軍各部剛靠近敵陣數十步,明國軍忽然以火銃、火炮攻擊,致使我軍將士傷亡慘重驚恐萬分;我軍潰退,明國軍步騎立刻便蜂擁而至,唉……”

阮薦心有余悸:“明國軍的火器非同尋常。火銃絕非以往使用的銅手銃,鉛彈打得不比弓箭近、擊中了人還更狠;其火炮可轟擊一裏余地之外,造成大量傷亡。”

黎利問道:“炮彈是甚麽做的?”

阮薦道:“只是圓鐵疙瘩!”他比劃著說道,“我在軍陣上大寨裏看得明白,那炮彈應該是橫飛過來的,會在地上亂跳亂竄,一炮便能糜爛一竄人馬。”

黎利微微點頭,不置可否。他沉吟了一陣,說道:“對了,我認為皇上若離開皇都、徑直退到乂安,乂安也守不住的。”

(沿海由北到南,這邊有三座城,清化、演州、乂安;演州大概在今越南黃梅,乂安大概在今越南榮市。)

阮薦忙問:“平定王有何妙策?”

黎利道:“本來我們依靠皇都大城固守,也能遲滯敵軍。但柳升部奇襲十分突然,清化城防毫無準備,加上大越君臣倉促逃離、動搖人心;所以我覺得沒必要守清化了,徑直棄守為好,還能保存更多兵力。”

阮薦沉吟道:“那如果明國軍追擊過來,我們能走掉嗎?”

黎利冷笑道:“船寇在北方大勝、占有東關等富庶之地,卻有大股人馬坐船前來,簡直是奇聞;所以我們才沒料到、實屬正常,船寇們簡直是腦子有病!他們那麽多船,要上岸立足沒有幾天時間是辦不到的,還得軍紀嚴明調遣安排有度才行,否則極易混亂。等船寇聚集兵馬追擊,我們早就走遠了。”

阮薦覺得有點道理,沉吟道:“難怪平定王看起來不太慌亂。”

黎利接著道:“我軍向南退兵之後,不能守乂安(榮市),因乂安周圍地勢開闊、不利於我軍謀劃戰術。而若是先守乂安北面的演州(黃梅),則可以在演州北面、憑借眾多的山林與河水想辦法;用誘敵伏擊、各個擊破等策略,不斷消耗敵軍銳氣兵力,遲滯敵軍的迅猛攻勢。

如此部署,在演州北面的兵力、亦能從後方的演州城得到充足的補給。

演州的周旋,或許仍然無法擊退船寇進攻,只能拖延時間。所以,與此同時朝廷應該派人去乂安城,叫乂安的文武押運糧草,循茶江水運到上遊各處。我軍要在山林中建立倉庫、囤積糧食,並依靠乂安以西的陸年縣城,以備隨後的戰事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