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組建軍隊的艱辛

其實關於槍械,劉鴻漸還知道一種對大明作用更大的技術,即是膛線槍。

膛線又名來復線,膛線的作用在於賦予彈頭旋轉的能力,使彈頭在出膛之後,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不僅能大大增加子彈的射程,還增高了精度。

可以說膛線就是槍管的靈魂。

如果沒記錯的話,十五世紀時在遙遠的西方便有了使用膛線的記錄,但直到十九世紀才被普及。

究其原因就是前裝線膛槍裝填速度太慢,由於彈丸必須嵌入膛線才能隨著膛線旋轉,士兵往往需要用錘子敲擊送彈棍才能將彈丸裝進槍膛。

射擊速度也因此降低到滑膛槍的三分之一甚至更慢,這麽低的射速對於對軍隊來說,是無法容忍的。

另外膛線的制作要求技藝極高,稍有偏差便會報廢,無法實現量產,這也是為什麽劉鴻漸明明知道這麽先進的技術,而沒有告訴範景文。

先進的科技需要與強大的工業基礎相匹配,現在的大明別說工業,剛萌發出的資本主義火花馬上就要被滿清澆滅,還是得等呀。

按照劉鴻漸的臆想,自己以後肯定是要開工廠的,軍工廠用來幹架,民用工廠用來賺錢,外掛一個帝國伯爵,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白天數鈔票,晚上那個啥?

豈不是美滋滋?

接下來的七日裏,除了回了幾次家看了下小妻子的傷勢外,劉鴻漸一直跟這一幫少年們待在軍營裏。

由於傍著崇禎這個大佬,劉鴻漸擅自提高了少年們的夥食待遇,這些千戶所的新兵大多十四五歲的年紀,還在長身體,劉鴻漸可不想自己班底個個發育不良。

於是乎除了管飽之外,每日還新增了一頓葷菜,這在軍營裏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要知道明末各種天災人禍,別說肉食,許多人家連米糠都吃不飽,幾年沒碰過葷腥的少年們簡直高興壞了。

肉食當然不是白吃的,除卻常規的劈砍訓練,劉鴻漸不僅增加了越野跑、負重跑,還引進了更加有助於肌肉群發育的俯臥撐、仰臥起坐,甚至於單雙杠。

下午更是請來了幾個搖頭晃腦的老先生,本來劉鴻漸的老爹劉德隆在家閑的發慌想來湊個熱鬧,順便想給兒子省份工錢。

但還是讓劉鴻漸給勸住了,且不說工錢有皇上買單,他可不想讓老爹看到他每日在軍營裏的作為。

與一群少年同吃同住不說,還扛著塊大木頭跑步,哪有一個帝國伯爵的樣子。

少不得要每日受老爹數落,見老爹實在閑不住,劉鴻漸幹脆走了後門,去了趟吏部,死活讓吏部老尚書鄭三俊給謀了個差事。

鄭三俊本來是個極其頑固的老頭,對這種光明正大走後門的作風十分不樂意,最後還是扭不過臉皮愈加厚實,朝著第三境界發展的劉鴻漸一番胡攪蠻纏。

得了個戶部提舉的差事,提舉隸屬於戶部寶鈔提舉司,大明從太祖朱重八起,成立了這個衙門,專門負責印發鈔票。

印發鈔票的差事,牛批吧,不過想多了,大明朝印發紙幣,不以大明的經濟狀況為參考,也不以金銀的儲備為基礎,印發紙幣的多少,基本看心情,隨緣!

導致紙幣產生嚴重的通貨膨脹,嚴重到買一石米要找個拉車,拉一整車子的紙幣,到了後來一整車子的紙幣也不行了,大夥也不傻,幹脆不用了。

於是乎,戶部寶鈔提舉司成了戶部最清閑的衙門。

官職不高,正八品,但是卻把劉老秀才樂壞了,老秀才六十多了,當了半輩子的賬房,早已對功名斷了念頭,現在突然成了大明的正式官員。

光宗耀祖呀!於是乎老秀才再也沒提過去軍營教書的事兒。

新招來的幾個教書先生都是行事比較古板的老秀才,教書的內容也是乏善可陳,什麽‘人之初性本善’,要麽就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剛聽了一會就被劉鴻漸給叫了停,且不說都十幾歲的人了適不適合學這些幼兒園的啟蒙教育,他可不想這些青春萌發的少年,最後個個都變成呆頭呆腦的書呆子。

於是劉鴻漸直接給幾個老頭要求只許教識字,然後夾雜些大學、中庸,雖然裏面頗多糟粕,但至少蘊含了些做人的道理。

至於以後的學啥,劉鴻漸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前身大學本科,是名副其實的大學士,想來編個小學生課本應該不成問題吧。

阿拉伯數字那麽簡單易懂,比什麽壹貳叁肆不知道簡便了多少倍,再夾雜些數學的運算,基礎地理知識的拓展,什麽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麽叫出將入相?

經過七日的訓練,劉鴻漸也初步了解了這些小夥子們各自的長處,長得渾厚有力的被選為盾牌兵,個字高大的為長槍兵,眼神好又機靈的選為AKM射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