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淩遲吳三桂

吳三桂三人都是被拖著拖到校場的,前者是因為用刑過甚,腿上已經沒什麽好肉,走不得路,譚洪也好不到哪去。

而吳之茂則完全是被嚇的,他本就沒什麽能力,只是因為跟吳三桂是本家,再加上溜須拍馬技術一流,才得了參將的位子。

“犯官吳三桂、譚洪、吳之茂貪贓枉法,裏通外寇,不思朝廷危難,克扣將士軍餉,經查三人共貪墨紋銀三百八十萬兩,珠寶器物無算。

為將者,上不知體恤國之彌艱而報皇恩,下不能撫慰將士以安黎民,膽大妄為,人神共憤。

本官上承皇命,以便宜行事之權,特判處三人淩遲處死,以儆效尤!”

聽到劉鴻漸的判處,底下的兵士都倒吸一口冷氣,雖然得知他們的軍餉並非朝廷沒給,而是被吳狗官克扣了很是氣憤。

但總兵畢竟是一品官銜,說殺就殺,一點含糊都不打,這也太猛了吧!

對於此劉鴻漸也沒有辦法,現在這局勢必須殺伐果斷,快刀斬亂麻,哪有空再去審查、上報皇上,這一來一回的黃花菜都涼八遍了。

你吳三桂裏通外寇,反正橫豎也是個死,不如借我人頭一用,讓本官來立威吧!

至於皇上身邊,那些老大臣肯定會有人彈劾他擅權,愛咋咋的吧,老子在前線玩兒命給你幹活兒,你若連這個都搞不定,老子何苦來哉。

三人被綁縛於三根立柱,吳三桂披頭散發,譚洪無光呆滯,吳之茂……額,這廝嚇暈過去了!

“吳三桂,你可有話說?”按照前世電視劇裏的套路,行刑前,好像得裝個X才行,於是乎劉鴻漸也開始擺譜。

“哼!只恨吳謀有眼無珠上了你的奸計,成王敗寇而已,放馬過來吧,吳某人若皺一皺眉頭就不算好漢!”

吳三桂倒是很硬氣,這點讓劉鴻漸也有點佩服,唉,奈何心術不正,留不得,隨即揮揮手示意開始行刑。

由於地處邊關,王元霸找遍了全城也只找到了兩個會淩遲這門手藝的人,不得已只好找來個屠戶湊數。

王屠戶殺了十年豬了,在山海關這地界,論殺豬解骨,沒人能出其右,昨晚被王元霸找上門來,聽說讓他客串一把劊子手,王屠戶把頭搖的像撥浪鼓。

開玩笑,老子只會殺豬,最後王屠戶被五兩銀子收服,瑪德,就當殺豬了。

行刑時吳三桂果然一聲不吭,譚洪倒是嚎叫聲不絕於耳,反倒是以儒將自詡的吳之茂,瞪著眼前手握殺豬刀的王屠戶,眼神中充滿了絕望。

還沒開始行刑,吳之茂的褲襠就濕了,搞的王屠戶一臉嫌棄,這人的膽子果然還是沒豬的大!

由於劉鴻漸有意走個過場,只是想向士兵們表達自己對懲戒克扣軍餉行為的決心,只過了大約半個時辰,三人已經一命嗚呼。

最慘的便是吳之茂了,王屠戶這一刀那一刀,把吳之茂當豬給解了……

唉!吳老爺生前也是體面人,劉鴻漸暗嘆道。

處死了吳三桂三人,劉鴻漸也沒有命人打掃,就這麽晾在了烈日炎炎之下,數萬士兵全程看著,沒有作聲。

接著劉鴻漸提升山海關參將王元霸為副總兵,唐峯、向雄也由遊擊升為了參將。

而他自己則為三邊便宜行事大將軍,總攬山海關防線大權。

為了一改一味防守的被動局面,劉鴻漸規定出戰時,實行連坐制,士兵後退,士兵所屬小旗以及旗官編入敢死營,小旗退,總旗連坐。

所謂敢死營,是對犯了過錯軍人的一種處罰方式,軍隊裏處理違反軍隊的軍人,多是簡單粗暴,編入敢死營,沖鋒在前,撤退在後。

活下來是你命大,贖清了罪過重歸原職,否則,去找閻王告狀去吧!

對於總兵大人的軍規,士兵們也無多大反響,本來嘛,後退者死幾乎是所有部隊的第一條軍規,只不過現在變成一個後退,一群人死。

嘶——士兵們左右看看,突然感覺有些頭皮發麻,以後幹仗可得用點心了!

當天晚上劉鴻漸給皇上寫了封奏疏,簡單的給崇禎匯報了自己的工作進度,以及對吳三桂的處置方式,查處銀兩的用途,劉鴻漸也提了一提。

畢竟數額太大了,明朝一年的財政收入才堪堪四百萬輛,想留下這麽一筆巨款,必須說出明確的理由。

書信由錦衣衛負責呈報給崇禎,錦衣衛有自己的消息傳遞渠道,從山海關到京城,快馬加鞭連夜趕路,不消三日便抵達京城。

七月十五日,北京城皇極門,崇禎皇帝臨門聽政。

底下大臣有的上奏說某某地發生蝗災請求戶部派銀賑災,有的禦史則彈劾某某地的一個縣官貪贓枉法,奏完事的臣子見崇禎不言語,只得起身行禮退回班列。

崇禎這幾天一直惴惴不安,他的心思都在山海關那邊,於是索性只要不是關乎大明存亡的大事他都懶得理,反正稍後會由內閣待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