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守城神器

就在老方與閻應元回城中取金汁的空當,城墻上的千戶所少年與農民軍們打的不可開交,槍聲、喊殺聲、慘叫聲,聲聲震天。

原本以為到了城下就不必再受AKM的肆虐,誰知到了城下槍聲仍舊沒停,雖然每面城墻都只有二十幾支,但給眾農民軍造成的心理壓力確是極大。

如此近的距離,身旁剛才還好好的基友,片刻就被AKM子彈削去半個腦袋,子彈打在胳膊之上,胳膊更是直接連骨頭帶肉飛出去好幾米遠。

臨城城墻是不高,但雲梯剛架上去,就被膀大腰圓的前關寧軍猛漢掀飛。

這些蒙人漢子,左手持著小圓盾,右手持大刀,如砍白菜般,農民軍從雲梯上冒出來一個砍倒一個。

這勢頭一直持續到農民軍的弓弩手就位,農民軍自從京城敗退回老巢,已經修整了整整半年,袁宗第等將領也吸取了農民軍裝備落後、軍紀散漫的教訓。

從山西晉商手中獲取了大量來自明軍的武器裝備,嚴加訓練幾個月,否則就這陣勢,到不得城下這些農夫們就撂挑子跑路了。

弓弩手在重盾兵的掩護之下,在城墻下瘋狂的向城墻射著弩箭、箭羽,霎時間便有不少士兵或胳膊、或肩膀中箭,被打的冒不出頭。

大戰陷入膠著之中。

在山海關大戰之前,劉鴻漸的萬歲山千戶所一直以來還是一撥新兵蛋子,即使是劉鴻漸本人,也並非什麽勇將、智將。

更多的時候劉鴻漸是以一個略有些魯莽、還愛感情用事的將軍身份出現在大明的遼東軍之中,單以性格沉穩、戰局把控而言,劉鴻漸甚至遠不如二十幾歲的陳明遇。

而閻應元在萬歲山千戶所中更是名不見經傳,大明典史千千萬,估計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何會單單被劉鴻漸召集到這天子親軍中,還授予了副千戶的職位。

從未入品級的典史,到從五品的副千戶,閻應元似乎只是把感恩放到了心底,每日裏勤勤懇懇的給劉鴻漸打下手。

所有人都想不到,萬歲山千戶所第一次守城大戰,就守出了一個守城大師級的人物。

正在千戶所士兵頂著箭羽,苦苦支撐的時候,閻應元帶著一隊壯男,挑著密封的大木桶喊著口號而來。

閻應元示意這隊壯漢們掀開木桶蓋子,一股濃烈的龍涎香味道從城墻後面飄了起來,味道直刺入每個士兵的鼻子。

剛才在兩軍廝殺的空當,閻應元已經把金汁煮沸,幾口大鐵鍋瞬間被架起,開始生火燒水。

金汁,本是一種藥,每年冬天最冷的一天,取壯男糞便,加清水稀釋,攪勻成汁,以棉紙紗布清濾,加入黃土少許,入甕,粗碗覆蓋密封,埋入地下至少一年,年久彌佳。

其汁呈黃色(如淺茶色),黏稠綿延,極為掛勺,無毒無味,療暑熱濕毒極效。

金汁後來被廣泛用於守城,是因為幾百年前的一次攻城戰中,守城方的水源被斷,不得已,埋在地下的數百個金汁大甕被起出來,熬沸後用於防禦。

事實證明,效果極佳。

與沸水相比,金汁黏稠掛勺、帶有火堿的特性,遇到普通的皮甲,一滴金汁落上去,瞬間就能把皮甲侵蝕半層厚。

金汁的沸點遠高於水,一小滴金汁裏所攜帶的熱量都不是士兵皮膚可以承受的。

閻應元成了城墻上最忙碌的人,冒著不時飄上來的箭羽,以及嗖嗖劃著冷風的弩箭,就像一只勤勞的小蜜蜂般,一會跑到東邊查看鐵鍋裏的沸水,一會指揮往下潑金汁的壯男。

“你們等等,你們要幹什麽?哪有把金汁整桶往下倒的?你們還以為這是開水嗎?”

閻應元胡子翹起老高,指著幾個看上去明顯是老實人的壯年農夫。

“你們有沒有用大糞勺澆過地?澆地的時候是你們現在這麽做的嗎?

對,把桶放下,去拿糞勺,啥?沒有糞勺?瓢總有吧?

一瓢一瓢向下澆,要澆勻乎了,就當澆農家肥,好好幹,今晚劉大人請你們吃肉!”

“你,你,還有你,是不是沒事幹了?都站起來!去那邊每人取一支長槍過來!

看著賊軍上來……以前都插過青蛙吧,一個意思,插青蛙的時候該插什麽部位?現在還插什麽部位!

還有你們幾個!”

閻應元指著七八個才十多歲的少年。

“去趕緊給鐵鍋加柴,要趕快燒開!”

閻應元在城墻上跑來跑去、吆五喝六,身邊跟著的兩個持盾的少年擔心主官被射,也只能小跑著左右護持。

就這樣百多名從未上過戰場的壯漢竟然被指揮的井井有條,可城墻下的農民軍就不幹了,本來還勢均力敵,等著爬上城墻回去領賞銀。

先是噼裏啪啦吃了一頓槍子兒,然後又淋了一身的金汁,許多士兵躺在地上哀嚎不已,金汁沾染皮膚,用手一抹一層皮就被灼燒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