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飛翔的米田共

商議結束,由魏鵬鴻坐鎮大同府,負責甄別民軍將官,以及向普通民軍做心理工作。

其實無非是給人兩個選擇嘛,要麽嚇唬人說把他們送到京城,聽說朝廷對他們的腦袋很有興趣,想要摘下來研究研究。

要麽就說,伯爺知道他們也是迫不得已,沒得飯吃才走了歪路,伯爺可憐他們,故冒天下之大不韙保得他們性命。

希望他們能痛定思痛,悔悟舊錯,感念伯爺以及朝廷的好生之德,最重要的一點,跟著伯爺,跟著大明,有飯吃。

民軍們又不傻,這是送分題嘛,他們的要求是如此的簡單,為了混口飯吃,為了活下去。

在這一刻,劉鴻漸的光輝形象充斥著整個戰俘營,許多上了年紀的老兵希望能繼續留在軍營混飯吃。

一個臉黑的家夥估計是知道廉頗尚能飯否的典故,腆著臉說自己能吃五碗飯。

魏鵬鴻是啥人,大老粗!你丫的一頓要吃五碗飯,這不是飯桶嗎?要是你們都這麽能吃,估計不用多久伯爺就得去當褲衩。

那不是給伯爺找事嗎,給伯爺找事就是給自己找事,不行,挖礦去吧,也有飯吃!

魏鵬鴻突然想明白了,他現在對伯爺乃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兩座堅城說打下來就打下來了,不僅沒什麽損傷,還俘虜了這麽多的民軍。

關鍵是這些被俘虜的士兵,不僅不對伯爺感到憤恨,反而是感恩戴德的把伯爺當活菩薩。

高人呐,俺老魏這趟來的值!

話分兩頭,且說商議好了接下來的對策,劉鴻漸便帶著千戶所以及兩千宣府兵趕赴太原城。

老畢和小畢自然是擺好了慶功酒,打算為劉鴻漸慶功,但劉鴻漸現在滿心思都在惦記八大豪商的家底,哪有心思。

於是乎飯也不吃了,讓老畢以知府的身份,寫了個征車布告,對,你沒看錯是征車布告。

宣府兵挨家挨戶的把太原府所有的馬車、手推車、獨輪車,一切能拉東西的車子全部征用。

然後兵分七路,常鈺、小祖、王朗、嶽成澤,還有從臨縣趕來的老閻和老陳,每路三百士兵,其中包括一個萬歲山千戶所的一個百戶,外加十把AKM。

沒得辦法,老魏的宣府兵雖然表現還不賴,但誰知道會不會見錢眼開,還是要派些人監督。

八大豪商除卻黃雲發和粱嘉賓主宅在太原府外,其余六家皆在附近州縣,六路士兵各自拉著車子、扛著鋤頭從太原府大街向四面八方行去。

車琳琳,馬蕭蕭,士兵鋤頭各在腰!

啥?為啥還要扛鋤頭?當然是挖銀子嘍,你還真以為銀子就在屋子裏擺著等著你去搬啊!

第七路當然是劉鴻漸親自操刀了!作為老一輩的炒家幹部,秉承著挖地三尺的優良傳統,劉鴻漸是兩面開工,騎著高頭大馬來回往返於黃家和粱家。

八個老雜毛的府宅兩天前已經被老魏派人監視起來,其家人奴仆也皆已驅逐的驅逐,關押的關押。

黃府內士兵們扛著鋤頭幹的熱火朝天,一箱箱銀子、玉器被喊著口號的士兵吃力的搬到車子上。

然後早有士兵護送著推到太原府府衙後院清理出的巨大空地上。

一箱箱蒙著銀銹的陳年老銀呼啦一聲倒在地上,差點閃瞎了老畢的一雙老眼。

“我的娘咧,這老家夥竟然如此有錢,前些日老夫派人去催銀這老家夥還說周轉不開,我的娘咧,挨千刀啊!”

老畢不顧侄子小畢的勸告,大吼一聲撲向了面前的銀山,看守的千戶所少年知道這老頭乃是錦衣衛,算是一家人,也沒阻攔少見多怪的老畢。

只是眼神都盯著這個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老頭,生怕這廝偷拿了伯爺的財產。

同樣的一幕也同時在附近的州縣上演著,但沒了劉鴻漸親自坐鎮,難免出了些紕漏。

比如王朗負責查抄的範家,一個宣府士兵擡著箱子正走著,忽然箱子往地上一撂,躺在地上打滾喊肚子疼。

王朗不知就裏,趕忙著人找了郎中,結果郎中還沒來,士兵自己就憋紅了臉道出了真相。

原來這廝趁人不備生吞了兩粒翡翠珠子,估計是覺得不過癮,又吞了一大把,完事還趁人不備把一大塊金子塞進了菊花。

一開始還沒覺得有什麽,只是想著要發財了,但沒曾想,擡著重物沒一會便感覺肚子內疼痛難忍。

王朗也沒法子,直到老郎中前來,得知內情,才似笑非笑的給這個士兵開了個方子。

喝了湯藥的士兵在地上躺了只一刻鐘便兩眼發直的爬起來找茅棚。

誰知還沒跑到茅房便撐不住,這士兵憋著醬紅的臉不管三七二十一,在眾目睽睽之下,脫了褲子便蹲了下去。

誰知卯足了勁就是拉不出來,這可急壞了偷腥的士兵,豆大的汗珠刷刷的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