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人各有志

閻應元的幾句話就像平地一聲驚雷,把在場的其他幾人噎住了。

一直以來在千戶所裏,這三人都是頂梁柱般的存在。

閻應元為人比較活道,陳明遇則是剛正不阿,掌管著軍營的刑罰,而馮敦厚人如其名,是個不怎麽愛言語,但卻是最受千戶所少年愛戴的糧秣官。

平時三人在軍營裏皆是盡心盡責,更是從未聽他們說過有離開的念頭。

而現在三個頂梁柱突然說要離開,還要去那個寒冷刺骨的邊地,年輕些的祖仇清幾人不知就裏,甚至有點不知所措。

“閻大哥為何突然離開,可是軍營又有不開眼的小子惹您失望了?”

嶽成澤年紀最輕,小時家裏窮也沒錢去識字,閑時總喜歡找馮敦厚請教問題,二人關系也是最好。

“小嶽莫要亂語。”馮敦厚低著頭,扭過脖子說到。

似乎他們三人也覺得難以啟齒,或者說是有些愧疚,畢竟若沒有劉鴻漸,他們也許還呆在江陰縣城,當一個連品秩都沒有的典史。

“決定了?”劉鴻漸一直坐在椅子上沒動地方,甚至連語氣裏也沒有一絲驚訝。

“卑職三人……決定了!”閻應元的聲音比之前略小,但是他的表情卻仿佛更加堅定。

“那便好,明日我便去見黃總督,為爾等三人謀個差事。”劉鴻漸知道只要他不同意,這三人根本不可能離開。

但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它們的羽翼太鮮亮了,但它們飛走的時候,你心底裏知道,把它們禁錮在一個地方是不公平的。

他們應該有更廣闊的疆場,去展示他們的才能,而不是待在千戶所這一畝三分地跟著一群少年瞎胡鬧。

既然決定讓他們離去,劉鴻漸自然也不會拉他們後腿兒,以三人的才能和往日的軍功,加上他的舉薦,到了北境至少可以得到個遊擊甚至參將的軍職。

“謝大人!大人知遇之恩,卑職沒齒難忘!”三人皆是向著下跪拜謝。

侯爺如此幹凈利落的便答應了他們的請求,讓他們先是驚喜,而後又覺得更加愧疚。

畢竟像侯爺這般沒有官架子,又體諒下屬、愛兵如子的人,真是不多。

“不過……你們這般吃我的用我的,這拍拍屁股說走就走可不行,本候豈不是太沒面子了?”劉鴻漸嘴角上揚,陰陰的道。

這……閻應元三人互相看了看,一時沒反應過來。

“你們幾個給我聽好了,今天若是老閻他們三個能站著出去,你們明天全部給本候去千戶所吃板子!

來人,給老閻他們滿上!”劉鴻漸指著常鈺幾人道。

還沒說完,常鈺便端起了酒壺走了過去,接著是祖仇清、王朗、刑山,還有眼角有些濕潤的嶽成澤,就連粗線條的牛大棒槌也跟了上去。

……

劉鴻漸閑坐於桌邊,看著眾人觥籌交錯,遐想聯翩。

這世間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出乎意料者更是比比皆是。

若真是將這三位後世鼎鼎大名的江陰三公,禁錮在他這個小小的千戶所裏,整日裏包工頭似的監督、張羅他的什麽工廠、研究所。

豈不是太不公平了,他們是英雄,有身為一個仁人志士全部的美德,他們應該去做想做之事。

英雄若無用武之地,也不過是凡夫俗子罷了。

而北境,那是個百戰之地,多少先輩埋骨於此,想來他們三人也是想保家衛國、建功立業吧。

劉鴻漸給自己斟上一杯酒,自顧自的喝了一口,嘶——真辣!

“大人!怎麽?後悔了?”

坐在角落的錦衣衛同知梁陽一直自斟自飲的喝著小酒,對剛才發生的事置若罔聞。

事實上若論悲歡離合,在官場上混了幾十年的梁陽不知比劉鴻漸的見識多了多少。

他提著一壺酒,坐到了劉鴻漸身邊,給劉鴻漸倒上了一杯,也給自己倒上一杯。

“沒有,人各有志,怨不得人,本候只是覺得……他們走了,千戶所那攤子事兒,誰給本候張羅?”劉鴻漸放下心裏的思緒,突然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

一直以來不論是錦衣衛,還是千戶所、工地,亦或是山西的煤礦產業,他都是當的妥妥的甩手掌櫃。

而且還甩的特別徹底,錦衣衛的老梁,千戶所的老閻三人,山西的老顧和小顧。

除卻有必要之事會來請示,即使身上這麽多差事,但基本上劉鴻漸反而是最清閑的。

沒事的時候除了去宮裏湊湊熱鬧,混個臉熟,便是抽空去錦衣衛衙門裏轉轉什麽的,再者就是在家裏抱著老婆睡懶覺。

“老梁,你說本候是不是太不地道了?”劉鴻漸端起酒杯跟梁陽碰了一下,齜牙咧嘴的喝了下去。

“大人莫要如此說,事必躬親並非是好事,上位者,當知識人為要,知人善任者方是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