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長亭送別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正月初二德勝門外的長亭裏,就上演著這麽一個畫面。

時維正午,冬日裏微弱的陽光普灑大地,但在凜冽的寒風中,這光芒卻顯得那麽微不足道。

長亭邊上數百軍士分成了兩隊,一隊乃是新任宣遼總督黃得功的親衛,而另一隊。

則是萬歲山千戶所自行前來送別三位好大哥的兵士,且大多兼有小旗以上的軍職。

“黃將軍,此去北境山高路遠,那邊局勢不穩,兵將也多桀驁,黃將軍更應當明正法典、謹言慎行!”

黃得功雖然大字不識,但卻久經戰陣,太多的話也不用劉鴻漸交代。

“多謝侯爺指教,卑職身負皇恩,必將兢兢業業,為朝廷鎮守北境,不教滿清越雷池一步!”

黃得功一身甲胄,鐵盔頂部的紅纓隨風飄擺,彎腰以下官之禮拱手道。

他雖然身為正一品的都督,按理在軍職與爵位上皆與劉鴻漸平級,但他心裏更明白,他身上所有的一切,皆是拜面前的這個年輕人所賜。

更重要的是,廝殺多年,他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將軍統兵在外,在朝廷裏必須有個能說得上話的人照拂,即使不幫著將官們說話,至少不讓某些小人拉後腿。

他崇拜不已的前朝嶽武穆嶽將軍,就是冤死於小人之手,這讓他極為警醒。

放眼整個朝廷,若要找這麽一個人,除了面前的這個年輕人,還有誰?

“侯爺,卑職此番前去邊關,朝廷指派的監軍乃是一個叫孔大用的公公,不知侯爺可識得此人?”

黃得功對太監向來敬而遠之,先前他鎮守廬州時便與當時的鎮守太監不大對付,以至於將士百戰而死竟得不到朝廷的任何撫恤。

在宮中四司八局十二監裏,若論權勢除了司禮監掌印太監外,便是這禦馬監了,禦馬監不僅掌管著馬政,還兼理著監督天下兵馬的職責。

大將出征,軍中必配有監軍,若有戰報,一份由將士送往兵部,另一份則是監軍通過自己的渠道直接呈交聖上。

而且明朝的皇帝大多相信內臣甚於外官。

與其說黃得功是詢問此人,倒不如說他是在征求安國候關於監軍的處置方式。

“黃將軍不必理會什麽監軍,你只需記得,此去北境,你只有一個任務,那便是守住宣遼防線。

不論是誰,只要違抗你的軍令,或者試圖阻礙你調兵遣將,你皆可殺之而以儆效尤,不必有任何的負擔!

若皇上怪罪,朝廷這邊,一切有本候擔著!”劉鴻漸皺了皺眉,監軍監軍,老老實實的瞪著眼睛看著便是,真要敢在戰事上指手畫腳,那便是找死!

以前,或許監軍能蹲在總兵頭上逞威風,但在他劉鴻漸這裏就是不行,不服?就弄死你!

“但是,如果北境有失,不論是出於何種原因,也不管你處於什麽境地,本候只唯你是問!”話鋒一轉,劉鴻漸對著黃得功下了軍令。

黃得功乃是他舉薦,若有功便萬事大吉,若北境有失,他免不得被朝臣抓住把柄,以朝廷裏那些文官的尿性,巴不得尋個好由頭把他踩在腳下蹂躪。

聲譽是小,若北境真的有變,那可不是說說而已,到那時,大抵上便是大清與大明的殊死一戰了吧!

“卑職遵命,卑職定當遵從侯爺指示,人在城在!”有了劉鴻漸的包票,他才能放得開手腳去遣將布防。

“人不在,城也得在!北境防線,不能有失!”

任務只有一個,守住北境,而方法就是,不惜一切手段!直到朝廷新軍練成!

“諾!”黃得功牙關緊咬,這個字仿佛是從其牙齒中蹦出來的。

“黃將軍後方稍候吧,我與閻大人他們聊幾句。”劉鴻漸深吸了一口氣,對著閻應元三人招了招手。

“大人,可是還有什麽指示嗎?”閻應元拱手道。

“老閻何必如此生疏,大夥兒都在軍營共事一年,如今你偏要跑去邊關,你可知昨晚得了消息,千戶所有多少小子落了淚!”

一直以來,劉鴻漸皆把面前的三人當做肝膽相照的兄弟,也正是由於他們三人的相助,他才能脫身於軍營之外,幹些自己的事情。

他也知道在三人的心裏,必然也是有一種超越官職的情義。

可是,他搞不清這些古人為何總是如此固執,把所有的情義皆是深埋心底,吐出來的話語皆是禮儀尊卑。

“大人!”陳明遇不知該說什麽。

“叫我一聲老劉吧!”劉鴻漸微微一笑,雖然他剛滿二十一,但在前世時也是二十四五,與三人屬於同齡。

他想起大學宿舍裏那幾個損友,天天老劉老劉的叫,到得這裏後,便再也沒有聽到。

“老……老劉大人”三人支支吾吾。

“哎,這便夠了,今日一別不知何時再見,該說的昨晚皆已說過,只望三位老兄能在邊關建功,以得償三人報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