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順治元年

崇禎十八年,順治元年,二月初三,盛京皇宮。

天剛亮,寒風刺骨,大政殿外,一幫子文武大臣揣著手哆哆嗦嗦的互相聊著天。

“範大人,身子骨可還撐得住?”一個略顯陰森的聲音從邊上傳來。

“哼,寧完我,你死了本官也死不了!”範文程哆嗦著脖子朝著寧完我吐了口口水。

君子動口不動手,寧完我見範文程竟然朝著他吐口水,一時火了上前兩步就想去以牙還牙。

“諸臣上朝了”大政殿出來一個公鴨嗓扯著嗓門喊道。

寧完我聽到召喚馬上縮了縮脖子,瞪了範文程一眼,退回到文臣中央。

“閃開閃開,攝政王殿下來了!”一個侍衛當先把文臣撥開,清理出了一條小道。

攝政王多爾袞身著棉披風衣也不理殿門口的文臣,昂著頭徑直走入了大政殿。

接著是一群從大政殿周邊十王亭裏走出的滿清勛貴,其人皆頭戴大棉錦帽,從帽子便還提溜出一根細的像豬尾巴似的小毛辮子。

這群勛貴跟著緊跟著攝政王魚貫而入大政殿。

“諸位同僚,走吧,上朝去。”終於輪到他們了,範文程理了理官袍,對著身邊的同僚拱了拱手道。

“範大學士先請!”諸多下屬趕緊恭維。

“哼!”寧完我見沒人鳥他,自顧自的一甩袖子入了殿,把諸多文臣氣的直跺腳。

沒辦法,這個寧完我雖然投降大清晚些,但其特別會鉆營,愈發深得攝政王多爾袞的青睞。

聽說最近寧大人為了當內弘文院大學士,愣是把自己的孫女獻到了碩睿親王府做丫頭,至於是做什麽丫頭,大家夥心知肚明。

一幫子文臣皆是搖著頭,一邊對著寧完我的背影指指點點,一邊踏著小碎步入大政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金鑾殿禦座上,剛剛七歲的福臨咬著手指頭一臉膽怯的看著底下的一群人。

“皇叔父攝政王殿下千歲!”多爾袞背著手站在禦座下首,享受著眾臣的朝拜。

“眾卿家平身。”福臨看了一眼面前的皇叔父小聲的道,說完便松了一口氣。

因為說完這句話,基本就沒他什麽事了。

與大明一樣,滿清上朝,殿裏也是涇渭分明,文官在左,武官在右,所有的禮儀也是山寨大明。

但由於野豬皮們野慣了,八旗的武將到現在還是無法完全適應這些文縐縐的禮儀,三兩個貝子入了大殿竟然摘下了錦帽,露出個大光頭。

光頭剃的油光鋥亮,唯有腦門頂部靠後一點的地方,留著比銅錢大不了多少的一撮頭發,這撮頭發倒是極為精致的編成一根小辮子。

野豬皮們當然沒這閑工夫,但他們家裏大都養著不少漢人女子,這些女子可比他們家裏的婆娘手巧多了。

三個貝子撓著光頭,還甩了甩頭頂的豬尾巴。

“真是有辱斯文,罪過罪過。”範文程身後的一位同僚小聲嘀咕道。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公鴨嗓喊道。

“奴才有本奏。”豬尾巴群裏走出一個大漢。

“瓦克達賢侄你有何事?”多爾袞坐在福臨邊上一個略小些的玉座上出言道。

“前日細作報,咱去年初丟的那個前所城換了將官。”瓦克達乃是代善四子,正紅旗前軍副將。

“換了個將官?如此小事也值得你在這裏說嗎?退下!”底下的代善皺了皺眉,別人都不發言,這個瓦克達還真是給他長臉了。

“呵呵,禮親王何必動怒,讓賢侄把話說完嘛!”多爾袞反而很開心,因為代善家裏雖然兒子多,但腦子大多不好使。

代善是老二,他是老十四,二人爭鬥不知多少年了,像這般嘲弄代善的機會他可不會錯過。

“新來的將官叫閻應元,還有個叫陳明遇的,細作說那個姓閻的很厲害,咱的小崽子們死了好幾個呢,他們都說那個姓閻的叫閻王爺,咱們打不過。”

瓦克達不知就裏,見皇叔父讓他繼續說,便吧唧吧唧的說了起來。

“住口,你個沒用的東西。”代善簡直被這頭腦發達的兒子氣壞了,丟人啊。

“這真是你的好兒子啊,二哥,咱們大清若都像這般,豈不是要亡了?”多爾袞陰著臉看著底下的代善,心裏極其的舒爽。

本王雖然沒兒子,但也比你這廝生了一堆傻子強!多爾袞輕蔑的想。

生不出兒子一直是多爾袞永遠的痛!

“範文程?”多爾袞指了指文臣為首的範文程。

“奴才在。”聽到主子召喚,範文程馬上彎著腰跪下行禮。

“給瓦克達說說,咱們有必要怕偽明那群連飯都吃不飽、一觸即潰的大頭兵嗎?”

“嗻!我大清目前有滿八旗五萬,還有從蒙古八旗新征的士兵十萬,加上原有的蒙八旗兵共十二萬。

不僅如此,我大清還有漢八旗靖南王耿仲明部、平南王尚可喜部加上祖大壽部共計六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