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一腔好心喂了狗

第二日晌午,乾清宮內。

剛下了朝的崇禎坐在禦座上批閱著成堆的奏疏,一旁侍候著的秉筆太監李雲魁哈著腰給崇禎磨墨。

“王大伴兒啊,今日安國候怎麽又沒來上朝?”崇禎奏疏批累了,放下毛筆下意識的道。

曾幾何時,崇禎身邊侍候的一直是王承恩,這一晃便是十幾年過去……

“萬歲爺,安國候爺今日告了病假,是以沒來上朝。”新任秉筆太監李雲魁對於皇上的口誤,一點也沒有生氣,如實的答道。

“嗯,也是,是朕準允的,這小子!”崇禎端起茶碗喝了口茶道。

他對自己的口誤並無一點內疚,反而因為想起安國候那小子,嘴角略微上揚了一下。

“不過萬歲爺,昨日老奴得了信兒,說是安國候爺曾來宮裏探望過王公公,還在裏面呆了許久,至於談些什麽,老奴便不得而知了。”

李雲魁一副秉公奏報的表情,但他的心思可並不是如此。

在他看來,這個安國候入宮而不見皇上,反而去見一個太監,只此一條,便可以治他個死罪了。

“嗯,二人有過袍澤的情義,如今王大伴兒身染重疾,這豎子也算是個重情義的家夥!”崇禎絲毫沒感覺到李雲魁的言外之意,反而自顧自的誇起了安國候。

“皇上所言極是!”李雲魁站在崇禎的身側,嘴角有些抽搐。

這……這也太……

“李雲魁,擺駕王承恩府宅!”崇禎突然說道。

這天下不止你安國候重情義,朕也不會讓有功之人落寞而去,崇禎心裏想道。

“諾!老奴這便去安排。”李雲魁收起思緒應聲道。

一個皇帝只有一個大伴兒,而萬歲爺的大伴兒便是王承恩,他若想頂替掉這個位置,除了更加小心的伺候外,剩下的便是時間。

是啊,時間真是個殘酷的東西,它可以把很多事和人變得面目全非。

歲月是把殺豬刀,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黑了木耳。

這王承恩也會被慢慢淡忘吧,李雲魁邊走邊想道。

“陛下駕到!”李雲魁當先走到王承恩的府宅前通報。

崇禎身著常服,在諸多侍衛、太監們的簇擁下,進入了王承恩的府宅。

“萬歲爺!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早得了信兒的王承恩,身著一身嶄新的四爪蟒袍,頭戴三山帽,匍匐在地老淚縱橫。

在明朝,皇帝若親自擺駕朝臣府宅,便是對朝臣莫大的恩賞,事實上有明一朝三百年,皇上能屈尊去臣子家的,也是屈指可數。

更別提他王承恩還是個太監了。

“大伴兒身子不好,快平身吧!”崇禎微微笑道。

早有一個小黃門去攙扶起王承恩,王承恩纏綿病榻多時,身子虛弱的只動了這麽幾下便出了一身的虛汗。

“大伴兒當好生將養身子,朕給你帶來些禦用的老山參,聽說是前些年朝鮮國進貢來的高麗參。

另外大伴兒若身子有任何不適,可馬上著人傳太醫,朕已經給太醫院打了招呼了!”

太醫院的太醫只負責給皇家的人治病抓藥,若沒有聖旨,其他人是沒這個資格的。

“萬歲爺,老奴這輩子沒白活,老奴就算身死也沒有任何遺憾了!”王承恩再度落淚,他只不過是個將死的太監,能如此得皇上器重本已是難得。

如今皇上不僅對他噓寒問暖,還專門親自來探望,就算是去了下面,王承恩也足以向泉下的二老交代了。

“大伴兒休要說這些喪氣話,好生養病即可,你可有什麽對朕說的?”崇禎心裏也清楚,這王大伴兒怕是撐不了多久了。

屋子裏除了王承恩和崇禎,還站著一個小黃門,以及司禮監新任秉筆太監李雲魁。

王承恩對著身邊的小黃門揮了揮手,示意其出去。

崇禎也知道王承恩接下來可能要說些體己話,也是揮手把李雲魁趕了出去,直把剛出門的李雲魁心裏癢癢的不行。

“萬歲爺,老奴入宮四十七年矣,跟在萬歲爺身邊也有十七年,幸得萬歲爺恩寵,老奴本來別無所求,但如今老奴真的想說幾句心裏話。

安國候對大明有功,只有他可以幫萬歲爺您征戰天下、蕩平不臣,也只有他,才是真的在為大明奔波。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老奴鬥膽,希望萬歲爺莫要聽信小人讒言,壞了明君賢臣的美名。

若能如此,老奴縱死無憾!”

什麽是忠臣?

臨死時依然所思所想,都是這個國家,所思所慮,皆是希望這個國家能長治久安,皆是為了自己侍奉一生的人能成就萬古聖君。

這就是忠臣!

“王大伴兒你多慮了,朕從未懷疑過安國候,朕只是想提醒他一番罷了!”崇禎當然知道王承恩所說的是什麽,事實上崇禎現在極其的鄙視這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