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九邊獻俘

“哦?何事你宋老還做不得主?”軍械所又發明出一大殺器,劉鴻漸的心情明顯好多了。

“是咱們的紡紗廠,紡紗廠內三百台新式紡紗機已經投入生產,日產棉紗兩萬余斤。

且咱們的棉紗不僅產量高還穩定,棉紗粗細均勻、質量上乘,引來不少周邊府縣行商的青睞。

他們皆想包攬咱們棉紗廠的售賣權,其中以嘉定伯周奎最是積極,他不但想包下咱們的生意,還想購買咱們的紡紗機……”

雖然知道劉鴻漸肯定不會同意,但宋應星還是如實匯報,畢竟周奎乃是國丈,一般人還真惹不起。

“周奎那個老匹夫,吝嗇的周扒皮,葛朗台轉世,嚴監生的祖師爺,還有臉找本侯做生意?

不賣!那個老雜毛若敢刁難,讓他來找本侯,看本侯不弄死他!

棉紗生意不用找其他人,去聯絡山西的顧大通,讓他選得力人手負責此事。”劉鴻漸三言兩語間下了定論。

棉紗這東西是硬通貨,好的棉紗肯定是不愁賣的,而這伯爵紡紗機比西方早問世整整一個世紀,劉鴻漸暫時也並未打算公之於眾。

自己可以信得過的商人並不多,能在國難時散盡家資,顧大通絕對算一個,既然如此,有好差事,當然應該選自己人。

眼見天氣轉暖,也不知顧大通那邊的煤炭生意做的怎麽樣了!

“哦對了,眼下已經到了開春時節,暖棚的土豆、紅薯如何了?”劉鴻漸問道。

除了戰事,這兩種作物的推廣也是關乎大明社稷。

“大人,土豆和紅薯的培育是門下的兩個兒子在負責,聽二人說這幾日便要交付給各皇莊的管事。”宋應星道。

雖然他對農事也有研究,但一心不能二用,自從進了軍械所,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軍需上。

而他的兩個兒子宋士慧、宋士意反而對農事頗有造詣。

劉鴻漸還是有點不放心,還專門騎馬去了暖棚查驗,結果看到暖棚內紅薯秧子綠油油的蔓出去好長,才終於放下心來。

一排排的暖棚幾乎遍布西山的一角,如此多的暖棚需要的人手必然也是海量,但這年頭最不缺的便是廉價勞動力。

宋士慧二兄弟僅以包飯食這一待遇,便從附近皇莊征集來數千種地的好手。

這些作物也是他們日後要種植的,兩個小宋正好又借機培訓出了不少懂行的,這些人在今後都將成為土豆、紅薯推廣的骨幹。

紅薯這東西不僅果實可以吃,就是這紅薯葉子也是可以直接做菜,秧子也可以喂養牲畜,簡直一身都是寶。

劉鴻漸折騰了半日正好腹中空空,便直接讓軍械所的廚子下了個小灶。

手榴彈研制成功即將量產,遂發槍、紙殼彈產量穩步提供,紡紗廠也要開始盈利,劉鴻漸心情自然不錯。

一盤綠油油的紅薯葉子,一盤小炒肉,一壺燒酒,劉鴻漸與宋應星吃的不亦樂乎。

“老爺,兵部的人找您。”牛大棒槌端著個大海碗一邊吃著菜,一邊從屋子外面走來。

“兵部的人找本侯作甚?咋的找人都找到這兒了?”劉鴻漸喝下一口酒,頭痛道。

“老爺,您還是宣遼督師呢!”牛大棒槌提醒道。

“去去去,讓他等會兒!”劉鴻漸揮手示意。

又重新交代了一下日後軍械所的事項,特別是新作物的推廣,劉鴻漸才匆匆的從軍械所離去。

待到得兵部,兵部尚書李邦華早已等候多時。

“侯爺,三千營參將吳炳豪和陸海波自邊關前來獻俘,如今已到達安定門外,本官不敢妄自做決定,想問問侯爺這些俘虜該當如何處置。”

自從劉鴻漸任了督師,全權負責九邊戰事後,他這兵部尚書反倒閑了下來,與戶部一樣反倒成了邊軍的保姆,所做的一切不過是運送補給、保證軍需。

不論是從職權、還是軍權,面前這位年輕人都在他李邦華之上,況且從這一年來的作為來看,這年輕人確實很讓他佩服。

是以即便他是兵部尚書,對於這等要事,李邦華還是會請教劉鴻漸。

“動作挺快嘛!不過既然不遠千裏把這些俘虜弄過來,自然不能直接砍頭了事。

那些禦史言官們,平日裏對建虜口誅筆伐,個個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現在機會來了。

本侯明日便去稟明皇上,讓這群鳥官過過癮!”劉鴻漸不以為意的道。

李邦華自然知道劉鴻漸的意思,事實上他也對這些言官很是忌憚,前幾年他就被這些言官們整的很慘,現在機會終於來了。

“大人,還有一事,此是宣遼總督黃得功遞交的關於此番與建虜作戰的詳細戰報,涉及到賞銀、軍職、爵位等的提拔嘉獎。

本官想在與禦馬監的張公公核對前,聽聽侯爺的意見。”

雖然是為自己轄下的將官們謀福利,但怎料這福利實在是太大,大到即便是他身為兵部尚書,依然是覺得心驚肉跳,感覺不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