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倔強崇禎與執拗太子

“啥玩意兒,皇上和太子鬧了矛盾?小喜子你怕不是來消遣本國公的吧?”劉鴻漸端起茶碗小飲了幾口道。

太子朱慈烺向來以他的父皇為榜樣,可沒聽說他們之間有過矛盾。

再說即使有矛盾,崇禎大叔不僅是皇帝,還是他爹,你個十六歲的小屁孩還能翻了天?

“哎呀國公爺,咱家哪裏敢消遣您呀,事情是這樣的……”小喜子看來也是愁的不行,連茶水都顧不得喝。

原來太子十六歲了,早在剛過了年,崇禎便與周皇後商議著要給太子納妃。

太子納妃可是大事,宗人府並禮部四處張羅。

折騰了一個多月,尋遍了京城以及順天府各戶人家,才從數百家世清明的女子中挑出來三個適齡女子。

後來幾經查證,把這三個女孩的家世都查到了上百年,最後在周皇後與崇禎的統一意見下,為太子朱慈烺選了一個叫陳可欣的姑娘。

陳家家境一般,在京城開了一間不大不小的布莊,祖上數代也皆是經營著這家布莊鋪子過活。

這個陳家姑娘不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且知書達理秀外慧中,性格也極是穩重端莊。

日子倒也是不貧不富,而且這家人的親戚也沒有在朝中為官的,正符合大明祖制,乃是皇後的最佳人選。

按照崇禎的想法,與太子朱慈烺那是般配的不能再般配。

崇禎一家子包括周皇後在內,本以為自己兒子選了個好媳婦,但誰知太子朱慈烺非但不領情,還說要娶自己宮內的一個宮女。

崇禎一聽簡直氣壞了,連自己最喜愛的九龍杯都摔了個稀碎。

不管他與周皇後如何勸說,朱慈烺就是執拗的非此宮女不娶,簡直是頗有乃祖朱祐樘之風。

最後多方勸阻無果,崇禎盛怒之下,竟然直接將太子幽禁端本宮讓其閉門思過。

然而這都過去好幾日了,太子毫無悔意。

崇禎今日早朝後聞訊又動了怒,竟然氣的暈了過去。

雖然並沒有什麽大礙,但身為崇禎的貼身太監,司禮監掌印李雲魁沒了法子,只好向安國公求助。

但他自己知道自己在安國公心中是個什麽印象,自己去肯定是不行,於是乎便找到了這王二喜來代勞。

“太子殿下都這般出息了嗎?這宮女究竟有何魅力,竟讓殿下如此著迷?”劉鴻漸臉上一點也不見嚴肅。

他還當是什麽天大的事兒,不就是給自家兒子找老婆嗎?

朱慈烺也是的,你老爹不是你的偶像嗎?怎麽還不相信你偶像的眼光?

說到底還是些家事,再說了,等你以後接了你老爹的班兒,想要什麽樣的女子沒有?

這個執拗的小子!皇上也是固執,都是擰脾氣!九頭牛拉不過來的那種。

唉,這一家子,真叫個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稟國公爺,這宮女叫秦巧貞,是太子殿下的侍寢宮女,年約十六,與太子殿下同歲。

此女十歲進宮,聽管事房的老宮女說,先前是個棄嬰,是其養父母養到十歲,把其直接賣進了宮裏。”王二喜如實道。

“嗯,這女子與先前那個陳氏相比如何?”還是個苦命女子,劉鴻漸不禁心裏有了些同情。

“這秦氏宮女性子倒是很活潑,待人處事也是喜笑顏顏頗為和氣,深得宮裏女官的青睞。

只是……”

“只是什麽?”這古代人就是有這臭毛病,先把人大誇一通,最後才話鋒一轉巴拉巴拉芭芭拉……

“只是這秦氏乃是宮女出身,按照大明祖制是不可以被納為太子妃的,何況還是正妃!”王二喜接著細說道。

言下之意已經十分明了,就這,還是王二喜故意說的這麽清楚。

因為他經常與劉鴻漸打交道,知道面前這位國公爺雖然有經天緯地之才,但卻有一個缺點,那便是經常忘事兒,特別是一些官員們皆知的大明祖制。

“宮女怎麽了?本國公記得,我朝是有宮女為妃的記錄的。”劉鴻漸記不清是哪個什麽宗,但總歸是有的。

“慎言呀,國公爺,不能亂講!”也就是王二喜,這廝經常在劉鴻漸面前大吃一鯨,若換做其他人,估計都該嚇壞了。

大明宮女為妃的有一個半,一個便是大明英宗皇帝的萬貴妃,此女大英宗皇帝十八歲是英宗皇帝的乳母。

可能是這朱見深有那所謂的戀母情結,自己主了政後不僅對著奶媽寵愛有加,並還因此廢掉了原配吳皇後。

而這萬貴妃恃寵橫行宮中長達數十年,算是宮裏的一大醜聞。

另一位便是當朝皇帝崇禎的哥哥朱由校的乳母客氏,雖然沒有貴妃之名,卻又貴妃之實,姑且算半個。

這廝做的醜時便不必多說了,其與魏忠賢的裏外勾搭,陷害宮中妃子、大臣之事數不勝數。

總而言之,前車之鑒有此,宮女絕不能為妃,更不可能為正妃,否者上違祖制,下亂朝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