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第一支現代意義的火槍

砰——軍械所中央的小型靶場上,傳來一聲槍響。

三十步以外的木質靶子直接被打穿,靶面留出了一個小孔,還微微冒著青煙。

“好!”劉鴻漸大喝一聲,接過試射士兵手裏的新式火槍。

普通燧發槍是不足以貫穿靶子的,頂多是把彈丸鑲嵌到靶子裏,足以見得這膛線槍的威力。

劉鴻漸拎著新研制出的膛線槍仔細觀察,膛線槍的槍身依舊是用核桃木制成,不僅降低了重量還可以降低後坐力,以及防止燙手。

但是與普通燧發槍不同的是,許是普通材質容易損毀,這膛線槍的槍管是用鋼材制成。

劉鴻漸眼睛對著槍管往裏看,可以清晰的看到裏邊一道道的膛線。

劉鴻漸交給宋應星的圖紙是鉤刀拉削法,這是早期美洲殖民者采用的一種膛線制作方法。

與效率更高但需要機床配合的組合環形刀拉削法相比,鉤刀拉削法采用的是手工的木質機械,宋應星只用了幾日便琢磨明白。

但這種方式效率十分低下,想拉出一條合格的膛線,至少要拉削上百次。

膛線是槍管的靈魂,它賦予了彈頭旋轉的能力,使彈頭在出膛以後,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

劉鴻漸從身後一個匠人手裏接過膛線槍專用的子彈。

“大人,這便是按照您提供的圖紙制作出的米尼彈,材質是用的鉛,這子彈可以打出三百步遠!”宋應星見劉鴻漸疑惑趕緊出言解釋。

“我次奧,這玩意也弄出來了?可以啊宋老!”劉鴻漸此刻簡直不能用驚喜來表達。

火繩槍與燧發槍的有效射程只比弓弩遠一丟丟,即使是用了劉鴻漸提供的新式黑火藥配方,也只不過一百五十步左右。

三百步呀!這提升可不是一星半點,這意味著對陣騎兵沖鋒時,可以提早開火。

事實上劉鴻漸還是外行,如果說膛線是槍管的靈魂,那麽尼米彈便是膛線槍的靈魂,這二者幾乎不能分開。

歷史上膛線槍剛被發明時,產生的最大問題便是,由於膛線的存在,彈丸要麽塞不進去,要麽不能很好的接觸膛線。

而米尼彈可以做的比槍管小,便與裝入。

米尼彈是一種彈頭的底部有個圓錐形空洞的錐形彈丸。

金屬鉛質地柔軟,發射時,彈丸底部的圓錐形空洞在火藥以及槍膛的壓力下擴張,使子彈緊貼膛線,從而解決了帶膛線的前膛槍裝彈問題。

米尼彈可以澆築或壓制,制作起來並不困難。

“都是大人提供的圖紙的功勞,老夫只不過是比葫蘆畫瓢而已,當不得大人誇獎。”宋應星謙虛道。

“宋老莫要再謙虛,本國公說當得便當得,膛線槍問世當是大明之福,本國公明日便稟明聖上為你請封武勛!”

有沒有功勞,劉鴻漸是分得清的,賞罰分明本就是軍械所最基本的制度,而膛線槍對於大明的意義沒人比他更明白。

可以想見,如果大明全軍能配備上膛線遂發槍,什麽蟎清野豬皮、什麽韃子盟古兵,都是渣渣!

“宋應星謝過大人!只是……”宋應星躬身向劉鴻漸行禮。

他本是舉人出身,潦倒半生受盡官場冷暖,老了老了若能以武建勛,也算是宋家的榮耀。

“只是什麽?”劉鴻漸看宋應星欲言又止。

“大人,只是這膛線拉削極是困難,稍有不慎便會報廢,老夫也是用了兩日時間才制了這麽一支,而且目前鋼材都在用於制作加農炮……”

宋應星如實稟報。

鋼材本就極難煉制,膛線更是限於工藝,與如今大明的情勢來看,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大量生產。

就目前以他的制作速度,即便是熟練了,一天也不過能刻出一支,而火槍工坊總共才有多少火槍匠人?

“無妨,那便先從火槍工坊裏挑出五十個好手,由宋老你負責培訓,煉制出的鋼材優先提供給這五十個匠人,多出來的便用於生產加農炮。”

劉鴻漸略一思索道。

一門加農炮的鋼材足夠制作上百支線膛槍管了,一天若能產出五十支前裝線膛槍,加農炮放慢一些又何妨。

雖然無法裝配到明軍,但起碼要先讓千戶所的兄弟用上最先進的大明產火槍。

而火槍工坊的大頭仍然是生產燧發槍,至少要先把數十萬明軍先裝配上,然後再慢慢換代。

就目前來說,很長一段時間內,燧發槍將是大明軍隊的制式火槍。

“哦對了,大人,您交於老夫的那種短銃,工坊的孫班頭說可以做,基本與咱們的制式遂發長槍差不多。”

宋應星突然道。

前些日子劉鴻漸交給他一把短銃,並交代他看看能否仿制,而這把火銃就是先前從鄭芝龍手下張瑾那勒索來的。

“那便抽空生產三千支吧,火槍工坊的主要仍然是生產燧發槍!”劉鴻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