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滑天下之大稽

夜幕降臨,明軍大營內卻是火光沖天。

韃子兵的屍首堆積成三座大山,在明軍營地的東邊三百步左右焚燒,滋啦作響的烤人肉聲兒聽得圍觀士兵頭皮發麻。

在營地之中,戰死的明軍士兵被羅列的整整齊齊,連衣冠都整理的周正。

“點火吧!”劉鴻漸嘆了口氣。

山海關總兵王元霸手執火把走向前去,片刻後,火光映紅了前來給袍澤送行的士兵的臉。

不少士兵眼中含著淚花,昨日還在談天扯地吹牛皮的袍澤,一朝身死,竟是永別,他們不識字,但是卻懂這份袍澤情義之重。

塵歸塵,土歸土,本官會將你們的骨灰帶回京城,親手放置在英烈碑之下,讓爾等受千軍敬仰萬民朝拜。

且看著本官為爾等報仇!

……

第二日,修整一晚上的明軍全體將士鬥志昂揚的向東進發。

過了遼河,便是一馬平川,除卻城池外韃子兵將無天險可守,就連崇禎也是喜笑顏顏。

前日錦衣衛送來京城那邊的消息,內閣得知北征的明軍勢如破竹接連收復關寧錦防線,皆是歡聲雷動,再不言當初阻止崇禎禦駕親征時的那份兒堅決。

朝臣甚至自發請願去天壇祭天,以謝蒼天對大明之憐憫厚愛。

王師北定遼東日,家祭無忘告祖宗。

就連監國的太子得知了此事,也是跑去了太廟祭拜大明先祖。

崇禎心中積壓了十數年的憂慮,自此消散大半,大明能有此況,安國公劉鴻漸居功甚偉,崇禎自然深知這一點。

他暗下決心,凱旋後第一件事便是辦了那件事。

只有這樣,他才放心把大明交給慈烺那孩子。

“皇上,前方便是海州城了,這城不高,臣有信心今日便攻下。”劉鴻漸底氣十足。

海州城幾個月前便被劉鴻漸屠了一遍,他自然知道這海州城防的弱點,再加上加農炮那超遠的射程以及不亞於巨型紅衣大炮的威力,呵呵……

“嗯,朕等著你的好消息!”崇禎昨夜睡的十分安穩,氣色也不錯。

“二愣子,把加農炮拉出來!林河,神機營以縱隊陣列前進,陸海波、吳炳豪,三千營騎兵護衛神機營兩側!”劉鴻漸信心滿滿的下令。

按照計劃此番主攻方向是海州城的東門,海州四門中,這東門城墻先前被韃子兵轟塌過。

後來雖然修復,但韃子兵能力有限,與其他三面相比,卻是最易攻伐。

一刻鐘後攻擊陣型排好,萬歲山千戶所兩千膛線兵位於最前,他們將負責壓制城墻上的弓箭手,王元霸的邊軍各自扛著麻袋,他們負責填平海州城不深的護城河。

“報!韃子遣人送來書信一封!”一個傳令兵跪地稟報。

嗯?這時送信給本官,韃子是腦子被驢踢了吧!劉鴻漸疑惑了一下接過了信件。

“安國公閣下,本王大清英親王阿濟格,久聞大名,不得而見,深感遺憾。

今大明興不義之師侵我大清疆土,本王雖不齒大明之所為,但冤家宜解不宜結,是以本王想與閣下一敘,以謀求大清與大明間的和平。

此對你我雙方皆有裨益,還望安國公閣下細細思慮。

此番會晤,以你我二人為益,本王將不帶任何武器,望閣下也遵從。

當然,若閣下膽怯不敢來,當如本王未說。”落筆是大清英親王阿濟格。

阿濟格雖通漢人語言,但卻對大明的文言文不甚喜愛,寫就的書信也多是大白話,不過這倒是符合了劉鴻漸的口味兒。

尼瑪,這狗R的臭韃子,怕了本官便是怕了本官,還說什麽為了大清與大明之間的和平。

簡直是無恥之尤!

至於書信尾部阿濟格的譏諷,劉鴻漸更是嗤之以鼻,本官即便不帶武器,又何曾怕過誰?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佑明,此事必有蹊蹺!韃子兇殘,你不可去。”崇禎看了書信皺了皺眉道。

兩軍統帥會晤,劉鴻漸自然要告知崇禎,雖然明知道崇禎肯定不會同意他前往,但劉鴻漸卻是渾不在意。

“皇上此言差矣,臣覺得這韃子定是覺得打不過咱了要乞和,臣想去看看,萬一能一勞永逸,也算是善莫大焉。”

攻城也不差這一會兒,如果不去還真以為他怕了這鳥人,他倒想看看這韃子親王到底想搞什麽幺蛾子!

劉鴻漸說此話自然是搪塞崇禎,韃子乞和?那得問問他答不答應。

並非每一次戰爭的發起者都有權力終止戰爭,那大明死去的袍澤、冤死的百姓怎麽算?

“朕恐那韃子對愛卿不利呀!”崇禎見劉鴻漸執意要去,不得不說出心中的擔憂。

兩軍交戰之前,雙方將領和議並非什麽稀罕事,但崇禎總覺得韃子沒安什麽好心,他尤其擔心劉鴻漸遭人暗算。

不過他也不想想,劉鴻漸這人,什麽都喜歡吃,就是不喜歡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