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狡兔三窟

“來人!凡是收了銀子的,拉出去各打二十軍棍!就在城中心那塊空地上!”劉鴻漸怒斥一聲,軍中監刑官陳平隨即從衙門外帶著兵士前來。

刑罰算不得重,畢竟都是為大明流過血的弟兄,但在城中心、在大庭廣眾之下行刑,那就是另一番懲罰了。

軍中決不能容忍貪腐,也決不能容忍受賄,劉鴻漸無法保證朝臣們不貪、無法保證奸商們不行賄,但起碼軍隊裏一定要幹凈。

想想吧,一個帝王勒緊褲腰帶供應出來的軍隊,怎麽好意思去拿著這銀子塞到自己腰包?

皇帝自己都吃蘿蔔鹹菜幹兒,把省出來的銀子供應你吃飽,該是多麽無恥的人才能辦出這等事。

以前暫且不管,現在不行!

凡是軍中之事,遲發、欠發、不發軍餉,貪腐、行賄者,零容忍!

這次網開一面,是最後一次,劉鴻漸心中暗道。

“你們記住,這是第一次,下不為例,法不容情,莫怪本官沒有提醒。”劉鴻漸起身便欲離去。

“謝大人寬恕,卑職若再犯,甘願受死!”吳炳豪被劉鴻漸幾句話罵的擡不起頭來。

這些個將官基本都是劉鴻漸一手提拔,恩同再造,說實話,以目前朝廷給邊軍和京營將士們的月俸來說,已經足以在大明過上差不多的日子。

畢竟將士們在軍營中本來就是管吃管住的,自從督師大人掌權,餉銀提升了不說,上官也從未再克扣過軍餉,兵士們的餉銀已經足夠養活一家人。

可他們呢?真是給督師大人長臉了。

幾個將官額頭觸地跟著吳炳豪附和,頭都沒臉擡起來。

“大人,陛下的病情……如何了?”黃得功跟了出來,走在劉鴻漸身後低聲問道。

那日除卻崇禎寢殿邊上的幾個侍衛以及吳、陸二人外,崇禎的真實情況並未宣告,以至於就連黃得功在內都蒙在鼓裏。

黃得功也算是大明的老將了,身為總督自然肩負著大任,而皇帝的生死之於他、之於大明,實在是太重要了。

天知道若換了天子,大明這艘三百年的破船究竟能不能行的起來。

“陛下無事,你就當陛下病重便可,此是機密,莫要外傳。”黃得功必然是與崇禎與他站在一條戰線上的,人家都五十好幾了,沒有必要對一個老人隱瞞。

黃得功略微一想便明白了陛下的心思,他得知內情也不再擔擾,第三批軍火補給已經到達沈陽城,黃得功行禮後退下。

傍晚時分,劉鴻漸正打算去探望一下崇禎,錦衣衛千戶官梁可望便找上門來。

“大人,那曹三喜的底細卑職已經查明。”梁可望行了禮便從腰間掏出了一封宗卷。

錦衣衛搜集信息的速度真不是蓋的,這才半日時間便搞清了曹三喜的底細。

劉鴻漸打開宗卷一看,眼睛差點瞪出來。

這曹三喜如果放在後世,那絕對是個傳奇。

其人原來本是個農民,因不滿現狀,獨身一人闖遼東,先是以種菜、磨豆腐、養豬為生,略有積蓄後便開始利用當地盛產的紅高粱釀酒。

釀酒給老曹賺到了第一桶金,但老曹並未用這錢去過奢華的生活,而是投入了轟轟烈烈的再生產。

通過行賄、收買,外加上發發戰爭財,二十幾年時間,他的商業已經逐漸發展到雜貨、典當、糧食買賣、皮貨山參等。

而其商業範圍更是以遼東為中心,輻射四周,不論是朝鮮、倭國都開著分號,甚至還與荷蘭人有生意上的往來。

曹家的大本營在三座塔村,十年前改為曹家店,而如今已經成了朝陽縣,當地還流傳有一句話,先有曹家店,後有朝陽縣,曹家的商業規模可見一斑。

尼瑪,這是只大老虎呀!

劉鴻漸幡然醒悟,怪不得建奴能撐到現在還沒崩盤,這暗地裏如果沒有姓曹的幫忙,打死劉鴻漸也不信。

等等,劉鴻漸接著往下翻,竟然還找到了當年曹三喜與皮島毛文龍的交易。

那時建奴好像正與大明交戰的吧,奶奶的,這廝是兩邊倒騰,玩兒的一手好牌呀!

劉鴻漸突然想起後世的M國,人家的發家史不就是兩邊發戰爭財起來的嗎?

這老曹還真特娘的是個人才!

只不過……你偏偏遇到了本官,戰爭財是你一個奸商能發的嗎?

莫說其他,只資敵一條罪名就能抄了他的家。

好久沒抄家了,劉鴻漸覺得有必要熱熱身。

“大人,您剛才所看的都是一年前的舊宗,卑職派了不少人去曹家的店鋪以及周邊其他商號的人查問。

得知曹家早在數月前便把家資轉移到了倭國和朝鮮,曹三喜有兩子,老大叫曹松源,掌管朝鮮的生意,老二叫曹松山,掌管倭國的生意,而曹三喜本人則在朝陽縣世居。”

梁可望不合時宜的娓娓道來,差點讓已經躍躍欲試準備去拿人抄家的劉鴻漸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