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蝗災,困擾全球人類上千年的物種,它們弱小如螻蟻,被人類所蔑視,但是數千年來,人類滅絕了一個又一個物種,唯獨蝗蟲卻從來沒有被真正戰勝過。

蝗災一般伴隨旱災而生,古語有言,旱極而蝗,遮天蔽日之際萬物而沒。

在得知這一消息的那一刻,劉鴻漸便知道,即便是水壩按計劃通了水,今年北方的秋種怕是也要大幅減產了。

山西、陜西兩地還好,畢竟豐收了一季土豆和番薯,即便秋季絕收也能暫時應付,但劉鴻漸知道,真正受災的不一定這兩地。

蝗蟲趨水喜窪而不斷遷徙,山西相比河南、山東地勢略高,不出一個月蝗災就有可能轉移至這兩地。

這對於兩個人口大省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在崇禎的咆哮之下,內閣緊急商議,從南方調集糧米經漕運緊急調往北方。

災情比想象中還要迅猛,九月初三,河南北部蝗災初至餓殍滿地。

崇禎心急如火,命劉鴻漸帶著第一批賑災糧趕赴河南賑災。

九月初九重陽節,劉鴻漸率五百親衛騎兵率先抵達河南浚縣黎陽倉,浚縣知縣劉永善誠惶誠恐的將劉鴻漸迎接至浚縣縣衙。

浚縣是蝗災重災區,全縣幾乎全部受災,知縣劉永善雖愛民如子亦愛莫能助,運糧隊還需半個月方能抵達,而就算糧食運來,也不足以解決兩省的問題。

河南人口太多了,北方減產,南方的稻米根本不足以應付如此龐大的缺口。

而且國庫空虛已拿不出更多的銀錢收糧,更使崇禎和劉鴻漸氣憤的是,鄭芝龍竟借機擡高米糧價格大肆斂財。

氣憤歸氣憤,但這筆賬還得先記下,總有一日劉鴻漸回讓這個老雜毛連本帶利的吐出來。

“劉知縣,去給本王準備些蝗蟲,令通知各村鎮來幾個人,本王明日要教百姓點東西。”

劉鴻漸奇怪的命令讓劉永善摸不著頭腦,但蝗蟲多的是,隨便拉幾個衙役拿著網兜出去溜達一圈都能捉來一大筐。

第二日晨起,縣衙外早已聚集來各地的村正,足足有百十號人。

按照劉鴻漸的安排,縣衙門口支起了幾口大鐵鍋,油鹽醬醋一應俱全,還有幾爐子炭火燒的正旺。

“鄉親們,河南受災嚴重,陛下擔擾河南百姓夜不能眠,特派本王前來賑災,但糧食遠來路上,今日本王召集諸位而來,是想教大家一點門道。

蚱蜢可以吃咱們的糧食,咱們難道不能吃蚱蜢嗎?”劉鴻漸語出驚人,剛說完圍攏在四周的百姓便炸了窩。

還道是欽差來發糧賑災,沒想到竟然是讓他們吃惡心的蝗蟲,這不是羞辱他們嗎?

劉鴻漸自知難以服眾,畢竟這時的百姓可不是後世,後世的人好東西吃的太多了,閑的沒事便要嘗鮮,什麽蠍子蜈蚣毒蛇蚱蜢,只要是你能想到的,吃貨們都能吃出新高度。

並且這群閑的蛋疼的吃貨們揚言,只要報銷往返路費,什麽荷蘭的生蠔、M國的鯉魚、澳洲的大閘蟹,通通給你吃光光。

此時的百姓們雖然淳樸,但自古以來皆以吃五谷雜糧為生,就是連肉食都少,以至於受災時即使是餓的啃樹皮,竟也從未想過吃蟲子。

劉鴻漸就是要轉變他們的思維,告訴他們,中國人只要肯開動腦筋,定然不會讓吃給難住,蚱蜢吃咱們的糧食,咱們就吃蚱蜢,塵歸塵,土歸土,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不管百姓們的抱怨,劉鴻漸開始張羅午餐,好幾大網兜新鮮蚱蜢活蹦亂掉的就堆放在大鍋旁。

這時的莊稼無農藥、無汙染,蚱蜢吃的也是純天然無公害的雜草莊稼苗,只需在水中來回翻洗幾遍就可下鍋。

被沖洗幹凈的蚱蜢,蘸上玉米面、白面、綠豆面等雜糧面漿,往熱油鍋裏一放,噼裏啪啦的只片刻便炸的黃橙橙的油光錚亮。

再撒上鹽、胡椒粉等上味兒,不多時一鍋油炸蚱蜢便新鮮出爐。

百姓們在油炸蚱蜢香氣四溢之時早已沒了聒噪,甚至他們的味蕾都已被香味調動,他們都已經許久未曾吃過飽飯了,更何況是肉。

所有的百姓都屏氣凝神看著朝廷的欽差,或者是盯著竹筐內的油炸蚱蜢,就連知縣劉永善都吞了一口口水。

劉鴻漸也不矯情,直接下手捏起一只炸好的蚱蜢,迎著日頭看了看便放到了口中。

“嗯——香!大夥兒都嘗嘗,雞肉味兒,嘎嘣脆,蛋白質含量是牛肉的四倍!”劉鴻漸馬上開始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倒也不是說謊,事實上味道還真是不賴,只是百姓們的觀念一時轉換不過來。

幾個村正有膽子大的,上前捏起一只閉著眼睛仿佛行刑般放入口中,然而只嚼了兩下便睜開了眼睛,而且眼睛還放了光。

“好吃!好吃!王二麻子,李二愣子,恁也嘗嘗,俺沒騙你。”這人隨即從竹筐中抓出了一大把,一下子把嘴給塞的滿滿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