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鄭家有難了

小廝得了命只片刻便將硯台宣紙等一應文房之物取來,瀟湘閣本就是文人紮堆兒,時不時便要鬥詩句鬥詞一番,這些下人們也都見怪不怪。

“既然是愚兄提出,那便由愚兄先來吧。”侯方域對鄭森拱了拱手,隨即又彎腰給劉鴻漸行了禮道。

劉鴻漸哪有空理會這廝,壓根就沒鳥他,這侯方域也不在意,徑直走到了桌案之前,其余幾個文生也都跟了去。

“大木整日便與這等人為伍?”劉鴻漸趁著那幾個癟犢子不在,給自己倒上了一杯酒輕言道。

心說你小鄭要是天天泡在國子監,還能出淤泥而不染不失銳意進取之心,也算是牛逼。

“王爺何出此言,此皆是大明之大才呀。”鄭森有些疑惑,雖然有些不喜這群同窗的作派,但只從文學造詣上講,他還是很欽佩這群人的。

他本就是外來人,鄭芝龍一生縱橫四海唯獨吃了不識字的虧,是以有了家底之後說什麽也要讓鄭森入國子監讀儒。

“大木覺得,詩詞歌賦可強國否?”劉鴻漸不覺搖了搖頭,心道是不是後人對小鄭聲譽過甚。

“回王爺……”

“大木生辰幾何?”

“天啟四年八月二十六。”鄭森不知就裏但仍是如實告知。

“我比你大了三個月,休要提名利落了俗套,你我便以兄弟相稱吧!”劉鴻漸道。

“這……大木……好吧,劉兄,弟以為詩詞不可強國,弟在國子監從學三年,只覺孔聖人之言在大治之世可從之,然如今大明內憂外患奸佞橫生,儒學不是其所長。”

鄭森也不是優柔寡斷之人,但見劉鴻漸並未在開玩笑是真的沒把他當外人,隨即說出自己的一番見解。

“大木倒是個明白人,可惜如今大明像弟這般的開眼之人,少之又少呀!”劉鴻漸嘆了口氣。

“倒也沒那般不堪,如今聖上依仗劉兄,近來的一番作為,弟在南京也是熱血沸騰,若因此除去大明之頑疾,則朝廷幸甚、百姓幸甚。”

鄭森礙於身份,言語間也未提這頑疾是何物,但二人心裏面皆是門兒清。

“朝中之事尚且有我,可是兄最擔擾的卻並不在朝中。”劉鴻漸一口飲盡杯中清酒,打算探小鄭的底。

“劉兄何出此言,可是有甚難言之隱?若有需大木幫忙,只說便可。”鄭森所言雖然狂妄,但若考慮其家世,斷然不會有人覺得他在吹牛。

鄭家雖然偏居福建泉州沿海一隅,但若論財力、兵力、戰船,就算是大明也不敢小覷,只財力一項,就算把國庫如今抄家所得乘以十,都不見得有鄭家底子厚。

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如果實在不行,他家還有二十萬水師、三千條大小戰船,就算是陸戰,也能拉出來幾萬海軍陸戰隊。

你就說牛不牛?服不服?

“既然大木問到此,為兄也不扭捏,只是若為兄如實告知,大木切莫動怒。”劉鴻漸沉聲道。

“劉兄且說吧,只要於國於民有益且弟能幫上忙,大木必不推辭。”鄭森正色道。

“如今朝廷之大敵並非是這些勛貴,而是……你的父親南安伯鄭芝龍!”劉鴻漸眉目一挑厲聲說道,聲音之高令桌案邊正緊皺眉頭遣詞造句的冒辟疆愣了一下。

“王爺何出此言,我父親怎的成了朝廷的敵人?”事不關己關己則亂,鄭森一聽便急了,心說如果他爹鄭芝龍是大明的敵人,那他自己不也是?

既然是你的敵人,幹嘛又將此事告知與我?

“大木莫要心急,且聽為兄給你說道一番。”劉鴻漸心說這小鄭心思還是不夠沉穩。

“眾所周知,大明無成建制的水師,雖然你父親手下的戰船名義上是大明的南洋水師,但你、我、朝廷、你父親皆知,也僅僅只是名義上。

試問,哪一朝的天子能允許一個不聽從調令、還擁有如此財力、軍力、戰船的軍閥存在?

又有哪一個軍閥能以一己之力對抗一個正在覺醒的帝國?

也許,現在大明沒有水師,奈何不了你父親,並還對你父親之所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但是大木你別忘了,大明有句古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況且朝廷裏的那些個可不見得是君子。

不瞞大木,朝廷即將要在天津衛組建北洋水師,那邊的寶船廠如今已經可以自發建造福船。

如今朝廷兵精將廣、國庫馬上便要豐盈,大木以為,朝廷和聖上能否繼續寬忍你的父親?

為兄之所以跟你說這些,一是因為聖上也不想讓事情鬧到兵戈相見的地步,此是百姓之大不幸也。

二是為兄南征北戰、肆虐朝堂一年多,還從未見如大木般,學儒而又不崇信、還看得透徹的人,此是大明之幸也。

為兄不忍見鄭家最後落得家破人亡之境地,更不忍大木你本能為國效命為百姓謀福卻要遭此大難,是以才有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