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儒教誤國

安國郡王府雙喜臨門,劉鴻漸喜得雙鳳,牛大棒槌作為安國郡王府唯一擁有子爵爵位的家臣也有了兒子,劉鴻漸、牛壯二人還好,可把兩個老爺子給樂壞了。

劉德隆破天荒的大方了一回,給府中下人發賞銀連眉頭都沒皺。

朝臣們經歷觀刑風波,昂揚的鬥志仿佛被潑了冷水般,第二天上朝竟然有一半人請假,大多是受了驚嚇又吃不下飯給餓的,崇禎也樂得耳根清凈,當即宣布當日不上朝。

內閣並一應官員晚上秘密會晤商議對策,可他們商議來商議去,竟第一次發現面對崇禎如此頹喪。

崇禎自北伐回來便宛若換了一個人,行事再不復往日般優柔寡斷,反而越來越有太祖之風。

朝臣們發現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可選,要麽死諫抗議,要麽屈服接受,而死諫的後果很簡單,罷官或者請辭。

崇禎竟是連廷杖都懶得伺候他們了,群臣們知道無論是罷官還是請辭,結果都一樣,崇禎必然是客套的挽留都不會提。

到了第三天早朝,崇禎一上朝便又提丈量土地之事,群臣皆沉默不語。

崇禎倒也沒逼的太過,明言只要群臣們同意此事,眾卿家中無論查出多少土地來,皆既往不咎。

倒不是崇禎擔心群臣們抗議,抗議是無效的,既定的方針也是必須執行的,他只是想著去了朝臣們的後顧之憂,順帶給他們個台階下。

皇極殿內沉默了半晌,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方嶽貢提袖甩開了次輔範景文的拉扯出班。

“陛下,臣年老體衰不堪重任,臣思量許久意乞骸骨歸鄉,望陛下恩準。”方嶽貢似乎是早便考慮好,當即跪倒請奏。

“國朝蒙難承蒙方愛卿不棄,還以蒼老之軀繼續為朝廷效命,方愛卿今年六十有八了吧,此年紀正當是在家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此是朕的過錯!

朕準奏!王二喜擬旨,方嶽貢賜封太傅,告知鄉裏,以慰天下。”方嶽貢畢竟跟隨他共度過最艱難的日子,崇禎也不含糊,當即賜了太傅。

太傅乃是三公之一,雖然沒什麽權力,但對於官員們來說是極高的榮耀。

“臣方嶽貢謝陛下隆恩!”方嶽貢無言以對,恭恭敬敬的最後一次給崇禎行了三拜九叩之禮,隨即離開了大殿。

方嶽貢不在乎家裏的那些田地,他只是不滿崇禎宣旨跳過了內閣,他想捍衛祖制可最終發現一切皆是徒勞。

為官四十多載,如今終於可以好好歇歇了,方嶽貢出了大殿仿佛放下了心中的石頭。

方嶽貢走後,群臣們再無人敢出言反對崇禎,最終重新丈量土地的國策被定下。

崇禎下旨,由戶部主持,東廠、錦衣衛聯合監察,自順天府起,土地丈量工作正式開始。

朝廷發生的事雖然經由錦衣衛同知梁陽傳入劉鴻漸耳中,但劉鴻漸卻並未十分在意,只要既定的方向不跑偏,必要的犧牲還是要有的。

方嶽貢也算是個能臣,只不過成了第一個犧牲品。

他最近一直軍械所、郡王府兩處跑,真定府的鋼鐵工坊和水泥工坊在戶部和工部的大力支持之下,僅僅一個月便實現了量產。

第一批水泥緊急調往了河南黃河壩口,作為第一批成品軍械所在前幾日也送來了百石水泥並一批鋼材。

劉鴻漸之所以這幾日連早朝都沒空上,還拉著宋應星貓在軍械所不出來,是因為他在做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

當然,只有他自己這麽認為。

“宋老,建築圖紙設計的怎麽樣了?”劉鴻漸躺在太師椅上搖啊搖。

宋應星帶著玻璃工坊新研制出的老花鏡,趴在桌案上拿著標尺認真的勾勾畫畫。

雖然劉鴻漸號稱九年義務教育的佼佼者,擁有超越大明數百年的遠見卓識,但對於建築鋼筋混凝土制房屋仍然是兩眼一抹黑。

包工頭呀,也不好當。

“就快好了,大人先休息著,容老夫再計算一遍。”宋應星頭都沒回,這幾日可把老頭忙壞了。

他是發現了,只要大人提出什麽奇思妙想,最忙的還是他,反觀自家大人,躺在自己的躺椅上都眯了好幾覺了。

“大人,這圖紙雖說是按照大明現有的築房比例計算,但大明房落皆以房梁為重中之重,上好松柏等堅木為梁尚且勉強,這混凝土真的能承受得住嗎?”

宋應星又檢查了一遍把圖紙交給劉鴻漸,皺著眉說道。

也不怪宋應星疑惑,大明雖然早已有青磚,但絕大部分房落包括皇宮內殿仍舊是用木質結構建造。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是造價問題,大明造青磚可沒有後世的機器,全是匠人手工打制。

從選黏土到打制晾幹、燒制,費時費力不說,誤差也是大問題,而且此時燒磚技術不成熟,只能燒制質量差的青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