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弗拉基米爾.諾頓很蛋疼

“大人,卑職請戰!”陸海波眼睜睜的看著盟軍瀟灑的離去,又見劉鴻漸再沒了聲響,不由得心急道。

吳炳豪的死,讓陸海波一直感覺心裏空落落的,這就好比整日跟你鬥嘴扯皮的同桌突然間沒了,這讓陸海波胸中憋悶的緊。

“不要讓仇恨蒙蔽了你的眼睛,一個合格的將軍最基本的素質,便是要能看清時勢,退下!”劉鴻漸又豈能不知這家夥的心思,沉聲把陸海波喝退。

“解興華,派錦衣衛密切注意羅刹國內其他軍隊的動向,有緊要事速速報與本王知道,不得有誤!”劉鴻漸對站在一旁的錦衣衛副千戶解興華道。

自東廠重開後,國內有曹化淳盯著,錦衣衛的目光便逐漸分散到國外,經過一年多的布局和培養,錦衣衛如今已經擁有一大批通曉歐羅巴各國語言的好手。

而大明北方的察哈爾汗國、羅刹國更是劉鴻漸探查情報的重點。

“卑職得令!”解興華一拱手便出了軍營。

“其余士兵原地休息不可妄動,本王要求你們號令一響,馬上便可參與戰鬥。”

“老常,哨騎加倍,尤其是那台倫城,任何風吹草動都不可放過。”劉鴻漸又道。

想將羅刹國打趴下,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在開花彈研制成功之前,無法攻破你這菱堡,那麽本王不攻還不成嗎?

就殺你羅刹國的屬民,真有種你就出征與老子野戰,看不把你丫的大便轟出來。

“大人高才,此舉端的是不錯的戰術,只是若被朝廷得知,那些官員恐又生非議。”常鈺思量了一下道。

畢竟大明以仁義禮教立國,攻伐羅刹國本就不被百官支持,若再如劉鴻漸這般狂暴血腥的對待平民,讓那些老家夥知道了那還得了?

“他們非議本王的還少嗎?墨守成規之輩,全然不識天下大局,儒家誤國本王必將鎮之,且下去吧。”劉鴻漸進的大帳道。

天下風雲突變,你那套仁義禮智信在國內偏偏老百姓還行,你倒是去跟外國紅番鬼、白鬼、毛子們去說道呀?

看他們聽不聽你的仁義,會不會賞你幾顆槍子兒!

有時候劉鴻漸又會分明的感受到一股子無力感,在革新的路上,崇禎大叔必然是支持他的,這種信任已經深埋於心。

只是大叔說不定哪日便會離他而去,朱慈烺那小子……唉,以後的事兒誰說的準呢!且走一步看一部吧。

……

遠東地區在後世便是地廣人稀,更別提此時,烏蘇裏江以南的廣袤土地上,所謂的村鎮不過是百戶人家聚集的羅刹國牧民。

這些人因為或因為失去土地而東遷、或因為得罪了羅刹國的權貴,當然逃亡的罪犯也不在少數。

羅刹國,喀拉爾鎮。

喀拉爾鎮是台倫地區人口最多的一個村鎮,其有人口八百余,多以放牧為生,正值七月間的午後,遠東地區一派和煦。

身著粗布衣服的牧民圖瓦德揮著馬鞭悠閑的放著牧,聽聞國家正與大明征戰,這讓他極為不安。

突然吃草的頭羊耳朵豎了起來,遠天慢慢浮現一排黑影……

“蘭尼,你帶一個百戶守住東邊。

瓦爾布哈,你帶一個百戶守北邊。

提利昂,你守南邊,莫要讓一個人逃出這個村鎮。

其余人隨我自西門而入,記住了,殺光、燒光、搶光,不教一個羅刹國人逃出此村鎮,殺!”呼思勒都愣抽出戰刀高喊著帶頭沖入喀拉爾。

祖先賦予盟古人劫掠的脾性,駕輕就熟之下,只片刻喀拉爾便陷入混亂之中。

“是明軍,明軍來了,快跑呀!”一個毛子大漢丟掉手裏的雜物便跑向馬棚。

砰——一聲槍響,呼思勒都愣手中的短銃冒起一陣濃煙,直把馬棚內的馬匹嚇的死命的扯著韁繩。

屋內一個水桶腰中年婦女聞聲出來,手裏竟拎著一把鐮刀大吼一聲沖向呼思勒都愣,呼思勒都愣連戰馬都沒有下抽出戰刀幹凈利落的讓他們夫妻團圓。

“你二人去牽馬匹,呼延布你去看看後院有多少牛羊,其余人進屋搜尋糧食。”呼思勒都愣將彎刀在袖子上胡亂的擦了擦指揮部下道。

同樣的遭遇在台倫城周邊村鎮接連上演,一日之間十八個村鎮被屠戮,數千羅刹國人命喪刀下。

這是大明雄師第一次對外藩人露出獠牙,可是怪誰呢?

你羅刹國不在歐羅巴好好呆著,偏要跑到遠東來折騰,來遠東折騰就折騰吧,偏偏還要占據庫頁島、入侵朝鮮。

人心不足蛇吞象,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盟軍組建之初的口號可不是白喊的。

五千多個慘死的弟兄,那便用五萬個羅刹國人來償命吧!劉鴻漸得到盟軍當日戰報後心道。

十八個村鎮,一日時間盟軍帶回一千余匹大小戰馬、四千多只牛羊、若幹米糧。